查看: 7699|回复: 49

麦田成功的十年,最重要的三个关键点,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3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要从麦田与其他公益组织不同之处谈吧。。。
    求教诸君。。。


    组织建设开放?
    方向选择敏锐?
    领袖魅力四射?
    运营细致稳妥?

   坐等。。
发表于 2015-2-3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等!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跟班 于 2015-2-3 19:30 编辑

要是我说。。。

   第一位是开放的论坛。。

   很多组织没有论坛,只有群。。偶尔有论坛,也很少有人气。。

   偶尔有人气,也很少有不同意见。。偶尔有不同意见,也很少有控盘志愿者包容不同意见。。

   偶尔能包容不同意见,也很少有能采纳相反意见。。

   其次是选举制度。。

   一般都是家天下,小圈子味道很重。。真的实施两年一选,选上来召集人五人组能真的带队干,却是麦田之能。。

   最后是节奏控制。。

   跟队三年多,我体会麦田做事不着急,大家气派,稳妥有余,这是巨大的优点。。

   整体富有余力,看似没有竭尽全力,实则后劲十足,有转圜余地。。

   来得晚,随口说。。。
发表于 2015-2-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楼主更新
发表于 2015-2-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接着看下去。
发表于 2015-2-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更新
发表于 2015-2-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更新中
发表于 2015-2-3 1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最主要是,无门槛,民主,开放,创新。
发表于 2015-2-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几个其他的论坛,远没有我们活跃,我们的论坛很成功。
发表于 2015-2-3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更新,学习中!!!
发表于 2015-2-3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班大哥无处不在啊,总能在论坛看到你温和的文字和善意的说教,向你学习。是不是每天都混在论坛啊,分数高的吓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跟班 于 2015-2-3 20:34 编辑

刘兄以及诸君客气。。如果跟班说对了什么,只是拜访过很多团队,拜读过很多精华帖的缘故吧。。如果说错了什么,那就是人品问题啦。。呵呵

    开放的论坛加选举制度加节奏稳定,造成麦田在组织中呈现多中心这一特点。。

    而其它组织,唯一中心,是占绝大多数的。。

    麦田的多中心,体现在总社,当年的省分社,后来的各个团队,部门,都是相互联系,但也相对独立的共处多中心组织体系。。

   多中心让麦友有多身份转换和多视角转换的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跟班 于 2015-2-3 19:32 编辑

公益之路,是好人做好事,付出时间和一点钱,收获满满的感谢和自我表扬。。

    被需要的存在感,是公益路可以持续下去,且非物质交换理论所能解释的根源。。

    在单一中心的组织里,向上是自然的方向,一言堂和一种公益思路就主流化啦。。

    麦田的多中心构架,让麦友有很多选择。。

    欢迎进总社,欢迎去部门,欢迎在团队负责筹款,做助学或发放,也有贡献和喜悦。。

    林子大了,才能容下很多鸟,很多不同的鸟。。

    和上百位麦友聊天学习过,最鲜明的体会就是,越是就在一个小中心努力,越容易超级自信。。

    超级自信的背后,必然是对麦田其它部分的茫然无知,初入麦田的跟班,也曾犯错误,就在这里。。

    走出自己的中心,潜心去学习别的团队别的部门别的强麦,都有一身本事,三人行,不欺我啊。。

    可以无限学习下去,无论是模式创新还是做人做事,可以让麦友全面成长,是麦田之伟大处。。

  呵呵
发表于 2015-2-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啊,继续更新吧,没看过瘾啊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跟班 于 2015-2-3 19:22 编辑

多中心成就了麦田之大,而麦田之大成就了麦田之久。。

    多中心的麦田,给了很多不屑于参与唯一中心类型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另外的选择,可以聚集于麦田。。

    进入麦田,喜欢哪一行,就做哪一行;都不喜欢,自己找三五狐朋狗友,努力做个空白点,或是一个项目,麦田也拍手欢迎,多方支持,无求而至,倍感亲切!!!

    换句话说,麦田里面的志愿者,和单中心的志愿者有一些不同。。麦友更喜欢大组织,更喜欢多样性,更接受多领队管理。。

    而跟随区域公益组织或单项目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更多的是认同一个领袖一个模式一个方向。。

    区别之后,我们发现,麦田里刺头多,是必然的。。呵呵

    也基于此,麦田里强麦林立,缤纷五彩,各有所长。。

    多中心带来强大的稳定性。。不像单一中心的组织,一个人不干了,一个方向没兴趣了,组织就散摊子。。

    麦田有足够多的中心,这里不做那里做,这个走了更多的来,这个方向受阻更多方向开启。。

    这种中心自我传承与多中心替代传承,交互影响,让麦田整体,走到了有生无灭的模式。。

   这是莫凡带着一群老麦友,开创了多中心模式,从而让麦田成其大成其久,做出的巨大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跟班 于 2015-2-3 19:25 编辑

多中心带来公益路线的多样性,交流与碰撞,就成为麦田的常态。。

   一个团队或部门或总社的核心群,就可以看成是一个中心。。在这个中心里,我们会发现,大家很熟,有比较一致的思路,有长幼,有一定的领袖自我认同和被认同的倾向。。

  而偌大的麦田,上了论坛,就是多中心、多思路、多领袖的交流合作与碰撞,类似江湖,一笑,呵呵。。

   一直在一个中心里努力的麦友,坚信自己是好人,跟随的中心领袖是好人。。面对不同中心的不同领袖的另外说辞,感觉刺耳,就站起来反对或是鄙夷的哼鼻子,是正常的。。

   相反,越是参与过多中心的沟通和碰撞,越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就越理解单中心的思路与领袖具有局限性,就越能超越不同意见。。

   麦田享受了多中心带来的好处,就不要烦多中心带来的问题。。

   只有利,没有弊的模式,从来就没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 +1 收起 理由
若为尘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跟班 于 2015-2-3 20:18 编辑

正视多中心构架的现实,不要试图统一思想。。

   已经多中心运营十年的麦田,再有试图统一思想的努力,就会失败。。

   多中心是现实,有其巨大的民意基础。。就是麦田里最久、最勤奋的麦友,也无法在多中心都有巨大的影响力,熟悉大家都很困难。。

   这样的局面下,要享受多中心带来的思路和能力多样化,而不是试图让整个麦田,听从一个领袖、一个思路、一个方向。。

   跟班秉笔直言,麦田里面,很多主流的矛盾、很多悠久的矛盾,都在于统一思想的努力和多中心现实之间的矛盾。。

   越是急于统一思想,越是被多中心淡化。。想做却做不成,之后就是自己上火,组织小圈子并努力凝聚,和多中心渐行渐远啦。。

   需要惊醒!!!!

   做成了多中心的麦田,功莫大焉。。要珍惜这一成果,尊重现实,不盲目学习单一中心的领袖路线,才能带领麦田,持续繁荣啊。。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跟班 于 2015-2-3 20:27 编辑

多中心有多中心的管理方法,需要探索需要掌握。。

    原来的宣传是省市县镇村,一村一个广播站,我说什么你们就听什么;现在是人手一部手机,想听谁说就听谁说。。

   后者就是多中心。。面对多中心,需要学习多中心的管理方法,多中心更需要引导!!!

   多中心的核心是,领导麦田要站在多中心的重心位置上,与多中心等距离。。

   有了远近亲疏的大小圈子,有了自己的核心圈子,就难于领导大麦田。。

   在重心位置上,主导多中心的交流,而不是碰撞。。强调多中心的特点,教会大家理解公益路上的差异。。

   引导诸多单一中心里的麦友,走出单一中心,互相学习,自然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指导。。

   要是能开放多中心会议交流,比如年会。。真的让大家说,也不会抢话筒、抢风头。。毕竟,多中心,不是谁的单一中心。。

   兼听之余,再开会,定盘子。。会稳妥的多吧。。

发表于 2015-2-3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班哥,你是超人么这么能说,说的我云山雾罩的,什么多中心,单中心的,真心搞不懂了,而且还不一层楼说完,你要是盖个百八十层楼,有几个人能有耐心看完啊,不如直接出书,每个麦友发一本
 楼主| 发表于 2015-2-3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跟班 于 2015-2-3 20:20 编辑

狼哥,你多转悠几个团队几个部门,多听大家叨叨,就知道什么是多中心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21 23:04 , Processed in 0.0832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