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73|回复: 50

我先说抱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1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因为工作、广州社跟随麦田改革的原因,不一定能参加改革组的会议了,我只能在大家讨论完后在这里跟帖发表个人意见。

      我们现在不仅应该处在讨论阶段,还应该处于进行阶段,以下几点是可以开始动手的:

      1、麦田总社定好自己的组织架构,就算部门是没有人出任管理的也好,先定出来。

      2、各分社按照总社的组织架构定出自己的组织架构、负责人,并上交到总社一专门负责的部门,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建议这个部门由一个公信力强的人负责,象心理档案管理那样分三级管理,不同权限的人只能查到详细不一的信息。

      3、各分社把负责人名单送上来后,由总社把各分社的负责人也纳入到改革版块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各分社负责人明白了总社的意图,那么他们执行起来就不会偏离,只要得到各分社负责人的认可与支持,那么麦田的改革就顺当很多了,总比只是我们几个在商量,其他人在揣测好。当然某些特殊特别的事情改革组还可以通过QQ会议研讨。

     

发表于 2006-12-1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点,第一次QQ会议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但是你跟北北没有就组织构架发表明确意见。如果我们达成共识后,则请莫凡跟种子等决策人员立即审批,通过后请尽快公告。12月1日启动的改革工作,10天过去后都没任何动静,恐怕……

第二三点,关于分社的管理问题是下期QQ会议要决定的内容。我最近因湖北的活动问题,没来得及思考,本应该尽早写个具体详细的初稿供大家讨论,抱歉。如果关于分社的管理运作问题都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模式,单提一个让各分社按照总社的组织架构定出自己的组织架构、负责人,有点盲目性,我认为最好是下期改革小组给出具体详细的规范后,让分社一并再开始规范。而且各分社本身发展程度不一致,是一起启动改革,还是考虑先让有一定基础的几个分社试点,提供一些操作模式后再大规模启动更合适,还请各位一起商榷。不过先指定负责人,请他们参与分社管理的讨论,我很赞成。

因此我的意见是:在今明俩天内,决策人员请审核麦田的整体构架,通过后请公告论坛,并通知下期改革小组的议题——分社管理, 请各分社负责人参加此次的讨论。改革小组每名成员则请最迟周四于此处发表具体的分社管理章程,方案,措施等。要求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确定各分社负责人后开通该版块的权限,也参与此次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分社大小与规模.总社设置了组织架构就必须要跟着,不是说发展程度不一致就另外搞别的,也不应该找有基础的试行,要搞就一起搞,无须复杂化.在管理上这是最基本要求,也不会有什么混乱出现,大家按部就班而已.

发表于 2006-12-11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第一点:总社框架,其实我们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做这事情的啊。第一次的会议就是讨论这的。只是我们现在下一步的计划是就是把整体框架,让大众来发表意见。这就有利于我们下下一次会议的开始了。所以我们在近些天应该就得开始发布地一次会议公告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关于分社的管理运作问题都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模式,单提一个让各分社按照总社的组织架构定出自己的组织架构、负责人,有点盲目性”

麦田已经运作了一段时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操作模式都不知道就不要当负责人了,定员并不是马上上火线,改革不是我们说了算,莫凡对我们信任赋予了我们重任,而我们要做的是集思广益,在众人的建议中去完善,而不是几个人定了就算,各分社的负责人其实都很有见地,听完他们的意见,你再去考虑问题,我想一切会更周全。

发表于 2006-12-1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两位意见,有什么我们定的,请通知!

分社负责人可以参加讨论,只是人多,聚起来就更难了,也许会拖慢进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明确一下,负责人不参与QQ讨论,只进来这个版块参与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感谢对我与北北意见的尊重,但也想说:莫凡曾说过,当改革组里大多数人赞成的意见就算通过,那么我想就算我和北北不赞成也不会对大家之前讨论出来的结果有什么影响,大家上次QQ会议的内容我已看了,如果有意见我也一定会提的。既然大多数通过那么就请交莫凡看看,决策团队好象已经解散了吧?莫凡同意了,那么就迅速动工,毕竟群众力量大,我们现在有些单位就是这样,基层的架构与机关的架构对不上号,结果陷于混乱之中。
发表于 2006-12-11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次改革还有一个深层意义在于拉近各分社和总社的距离,做到应有的沟通,所以支持分社负责人参与讨论,只要是提出一些分社自己的实质意见。这样对于分社执行改革确实起到积极作用。如果分社参与积极性不高,但我们已经做到通告作用,分社也没理由怠慢改革后的制度。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莫凡在2006-12-11 13:50:00的发言:

本次改革还有一个深层意义在于拉近各分社和总社的距离,做到应有的沟通,所以支持分社负责人参与讨论,只要是提出一些分社自己的实质意见。这样对于分社执行改革确实起到积极作用。如果分社参与积极性不高,但我们已经做到通告作用,分社也没理由怠慢改革后的制度。

对,我就希望是这样,之前就是总社与分社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总有“战国”的味道,如果大家距离拉近了,我想各分社的参与积极性一定会很高的。

发表于 2006-12-1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打了半天的字,最后发表的时候说我没权限,5555。

关于分社,我可能不够了解情况。至少对北京分社跟江门分社,我比较担心。麦田一直宣扬来去自由的原则。当初分社成立之初,并没有考虑到长期的发展和规范,缺乏严格的组织性跟计划性。也许部分分社更习惯有人牵头策划,大家参与活动的方式来维持分社运作。一下要构架组织,会不会导致形式化?甚至或许有些分社还没有达到需要构架的程度?所以我才提议是否考虑先后改革的次序。对此,我坚持保留我的个人意见。

另外,对于东莞跟深圳,没有成立分社,我认为也应该有他们的代表参加。

至于负责人不参与QQ讨论,我很赞成。

还有集思广益的问题,我也认同。对于这些前辈,他们比我更了解麦田也更有经验,我一向很敬重。

剩下的公告问题,那就交给莫凡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还有,我最希望的就是通过这次改革,总社能协调好一些资源上的情况,做好协调,不要让分社间有物资收集的攀比现象,现在大家都是以吨为单位的对比着,莫凡作为一个“领袖”的角色,一直走在最前线,感受着前线最新的情况,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该是时候出来说说的时候了。我们现在好象用10个人的米饭在喂饱一个人一样,那人还没消化,就又塞过去。每个分社收完东西后就急急忙忙都打包运过去了,连对方需要不需要都不知道。

看了年初那次大运送以后,我们广州已经吓得停了下来了,不是说我们收不了物资,而是我们怕浪费了资源,我们这里手头上几十所小学,但我每学期只做一、两所就已经够了,因为我们知道,还有很多分社在努力着,我们不急于去收集那么多。

多办巡展是好事,但每次巡展下来就是大量的物资,毕竟世上有爱心的人不少,这些物资有些是有价值的,有些却可以说是垃圾。

我们是做实事的,我宁愿一步一个脚印,也不想泡沫式的飞速增长,因为现在麦田在社会上已经有他一定的“江湖地位”了。

过速的增长不但不利于发展,还会惹了一些无谓人员的妒忌,我们若是实在的,还不怕他们漫骂与攻击,我们若是太虚了,根本就顶不住。

其实,我想莫凡心里应该还是喜欢刚起步时的感觉,那一大堆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做很多实在的事情,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但却很开心很快乐,这是我看以前的照片感受到的,但现在,我想莫凡一个头也几个大了,因为要面对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当然,他还是那个快乐的莫凡,因为他的理想没有动摇。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组织架构的存在,如果你是真正想为麦田做实事的,它会是一个规范;如果只是抱着玩、不认真的态度,它则是一种形式化。既然达到了分社的条件,那么组织架构就必须要有,这个就是规范,如果连组织架构都没有的分社,那么我建议取消掉,让他们想好了再组。

如果担心一些分社负责人能力弱,不会搞组织架构,那么我们就去帮他搞,而不是说没有达到需要构架的程度就要以后才搞,不要忘了,各分社大家都是平等的。手把手去带动薄弱的分社,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但目前为止,我个人觉得没有这类的薄弱分社,现在各分社的负责人都很强,要不麦田也不会批准他们分社的成立。

对于东莞与深圳,其实已经达到了成立分社的条件了,只要麦田借助这次改革的机会提他们上去就是了。

还有现在分社基本是应该以市为单位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对北京和江门的不放心,那是因为沟通不够,

我比较建议让发展成熟的分社与较弱的分社结对,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增强沟通。

对于一些没有达到条件建立分社的地方,我们可以成立“站”,也有他们与总社对应的部门,例如总社和分社叫“财务部”的,他们可以叫“财务组”,在他们达到条件以后,组就升级为部。

这样一来可以保持地方的积极性、有归属感,新人也容易找到组织,也能让他们规范化,与总社的联系接轨。

象深圳与东莞如果觉得还不想成“社”,那么就让他们先组“站”。

发表于 2006-12-11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同时改革,还是分先后,我其实没自己意见的。我们定了制度,分社也可以不用一步到位,慢慢达到要求也可以的。反正我觉得都可以。你们决定。我只是希望通过改革拉近和分社的距离,这是目标。

关于北京分社其实名存实亡,可以不用担心。江门也不会有问题,只是弱了点,我相信新召集人的能力,加上我在江门有点点影响力,可以帮助江门分社壮大,我有信心。其实最担心的是云龙,因为人手缺乏,都是一些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会在那增加职业志愿者,希望可以有帮助。

到目前为止,我觉得只有山东、广州分社和总部有点距离感。这里莫凡、蛋总、耗子都需要检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1 15:00:10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2-11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

我说俩位都是霸主气质,自负型的,唉

好好好,既然谈到了分社的问题,那我提点很久前的想法。

建立QQ群,开交流沙龙会。类似于改革小组的运作模式:轮流主持,确定议题,各分社派代表参加讨论。每期的主题由主持的分社选择,可大可小。每个分社都提前真正准备讨论稿……

所以我是觉得对于分社的问题,只要确认了一个整体统一的规范以后,提供给各分社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具体的每项工作都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大家自行交流发展,统一步调……

也因此我想的改革重心可能跟你们俩位不一样。我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运作一个完全只能依赖网络交流的“总社”的工作团队。我以为这比分社形成规范要更难处理。

发表于 2006-12-1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觉得可以的话,也许现在就可以同期开始运作,分社之间开始交流,就分社管理的具体问题,结合各分社的经验,统一意见,形成文本规范……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霸主气质,自负型的”的,而是我们在社会上工作接触多了、碰壁多了积累下来的经验,我反倒觉得你有点理想化和纸上谈兵化了[em05]

不要用QQ会议去束缚各负责人,只要有个版块作为交流平台已经足够了。

其实要规范就不要定位在“完全只能依赖网络交流的‘总社’的工作团队”

其实我一早很想说,麦田要组织化要正规化,最好就在一个地方生根落地,把总社设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面对面的交流会议取得的实效相信会比网络交流来得好。

把眼光放得实在些,先做好实在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麦客在2006-12-11 14:57:00的发言:

是否同时改革,还是分先后,我其实没自己意见的。我们定了制度,分社也可以不用一步到位,慢慢达到要求也可以的。反正我觉得都可以。你们决定。我只是希望通过改革拉近和分社的距离,这是目标。

关于北京分社其实名存实亡,可以不用担心。江门也不会有问题,只是弱了点,我相信新召集人的能力,加上我在江门有点点影响力,可以帮助江门分社壮大,我有信心。其实最担心的是云龙,因为人手缺乏,都是一些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会在那增加职业志愿者,希望可以有帮助。

到目前为止,我觉得只有山东、广州分社和总部有点距离感。这里莫凡、蛋总、耗子都需要检讨。


[em04]我先检讨,我说说吧,其实广州社之所以与总社有距离感,是因为当时总社的不规范,对各社的协调,让我觉得要整顿,免得步入了一些虚荣的怪圈,但我们在开会的时候一致都是要求大家做事不能偏离麦田的大方向。

不要把北京分社定为名存实亡,我觉得原来的那帮人走了,觉得没能力在北京搞什么,那么我们就更要做场好戏给他们看,对于现在有高度热情的北京麦友们,我们不妨多给予支持与鼓励,培养出新的一批负责人。

一直以来,我觉得云龙应该设“站”才对,社对他们的负担太大了。

发表于 2006-12-1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淡然快乐在2006-12-11 16:15:00的发言:

这不是“霸主气质,自负型的”的,而是我们在社会上工作接触多了、碰壁多了积累下来的经验,我反倒觉得你有点理想化和纸上谈兵化了[em05]

不要用QQ会议去束缚各负责人,只要有个版块作为交流平台已经足够了。

其实要规范就不要定位在“完全只能依赖网络交流的‘总社’的工作团队”

其实我一早很想说,麦田要组织化要正规化,最好就在一个地方生根落地,把总社设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面对面的交流会议取得的实效相信会比网络交流来得好。

把眼光放得实在些,先做好实在的东西。

首先我认为QQ会议不是一种拘束。如果要是的话,那很多规范制度也可以算了。版块交流跟QQ交流各有所长,也许可以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然后它也不局限于负责人,分社代表就可以。比如本期讨论的是财务,那可以由财务小组派出代表参加……

而“总社”的实体化我不认同。面对面的交流固然要好过网络交流,但损失了它的开放性。也如同你说的要做好实在的东西,我想就应该立足于麦田目前的发展情况。它本身的工作团队就是由各地志愿者承担,如何取舍各地志愿者?我以为正规化不在于它的地域固定,而在于参与人员的意识认可。每个团队都有自身的运作特点,谈及麦田计划,我一贯的介绍都是基于网络平台运作的开放性的民间助学公益组织。在目前的状态下,我不认为定位于网络交流的选择不正确。

纸上谈兵化么?呵呵,那就做好准备当这次改革是来碰壁的好了。至于理想化,我把它当成一种赞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6-18 18:58 , Processed in 0.0762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