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2个小时的车去了离文山县还不算很远的麻栗坡县,然后和当地的一个志愿者再坐了4个多小时的车来到麻栗坡县最远的乡村中的新寨村,又从那里联系到老师,用摩托车载我们去此行的目的地——老马街村一个贫困生家中,那是半个小时后的事了。
麻栗坡县走访随想——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麻栗坡县走访随想——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麻栗坡县走访随想——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因为成绩较好,学生跨县在文山读高中,父亲外出打工赚钱。由于正逢农忙,我们没能找到学生的母亲,也只能从学生家庭硬件设施及当地老师口中了解个大概的情况。从照片中就可以看出学生的家庭情况并不很典型,房屋的条件也比周围大多数的土坯房要好。但高中的学费的确是个很大的支出项目,更何况学校是在文山的县城中,车费及食宿是个不小的压力。由于没能见到家长,我们无法进一步了解学生家是否仍有欠款等基本情况。于是拍了些照片就回去了。 又是数小时的车,在颠簸的长途车上,我除了补觉之外,更多的时间都在考虑...... 在我前前后后四十多次走访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当地的老师,他们带我去要走访的学生家中,也在走访过程中告诉我很多当地学生的情况。我也遇到过和我一样在做着助学的志愿者,大家在一起聊起助学的时候就会聊到自己走访过的地方,资助学生的方式,当今的教育体制,当然更多的还是山里的那些孩子。 当初接触麦田计划纯属偶然,感谢那些偶然间出现于我生活中的人们能成全我小小的梦想。刚来文山的时候想做些事实,想到助学,开始接触贫困生,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找资助人资助那些孩子。之后面临的问题就是我走后如何维持这种长期性的资助,更何况单靠我个人的力量能资助到的孩子也是极其有限的。于是就有了中国麦田的接触,就有了在文山资助点的建立,也有了我之后的几十次走访,直到现在...... 而另一个同样做着助学的志愿者则是在采集到贫困生资料后,通过自己的关系寻找资助人,这其实就是我当初的想法。当然他要做的比我好的多。这样的做法虽有其局限性,但和通过麦田计划资助学生相比又多出了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资助人和孩子之间交流的实现的可能性。我相信每个资助了孩子的资助人一定希望自己资助的孩子能主动给自己写信,并能一直通信下去,哪怕信中的内容只是一些很琐碎的小事。 而我走访到的学生中,可以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其中的四位高中生。也许是年龄的关系,他们显得特别的懂事,在他们的身上我可以清楚的感觉到一种希望读下去的念想。而更多的其他的孩子,是年龄的关系吗?资助人的到来似乎并没能改变他们什么,我想说的是思想上。更多的孩子在接触到大山外面世界里那个陌生的好心人后,却还是习惯性的将自己封闭起来。他们可能觉得这个好心的叔叔阿姨将钱寄给我,这样我的父母就不用那么辛苦的外出打工了,也许,仅此而已。精神上交流的匮乏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便是资助人的心灰意冷。他们觉得自己在扮演着一个提款机的角色,于是便会有放弃资助的想法。 这其实就是一个困境,就像我在走访的过程中从来不会告诉那些贫困生大山外面是怎样的精彩,我不会告诉他们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就有机会到大城市去生活。因为对他们来说,读书更多的是改变他们的一个思想观念,增强他们自我保护意识等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真正走出大山的。 还是观念问题,在云南那些贫困的山村中,学生的流失是一个严重而普遍的现象。一到开学,部分学校学生的报到率甚至只有40%左右。那60%的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或者是他们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读了书还耽误自家的农活。我读了书,又要花钱,读完了不还是继续回家种地?现在国家在农村全面实行了两免一补的政策,学校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的优惠政策。可就是这样,还是有学生不愿意来学校读书。而且越是穷的地方,这种现象越是严重。这使得学校中去劝学的老师也无可奈何。 如果我们习惯将那些事实当成故事来向其他人娓娓道来,那么这是一个还没有说完的故事,故事里有了时间、地点、人物,可故事的主人公们却还没有找到各自的出口。我只是在想,在我不告诉那些孩子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的同时,是否还能做些什么,是让他们同外面的世界建立起适当的联系,使之形成有效的交流吗? 我怕只怕,思想上真正的迷茫与匮乏......
[此贴子已经被种子于2007-4-23 13:57:5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