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30|回复: 41

[讨论]麦田计划志愿社管理条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麦田计划志愿社管理条例

一、总则

1、为了规范麦田计划对各地方志愿社的管理,保障麦田计划的平稳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2、分社名称:麦田计划**志愿社。**表示地名,如:麦田计划佛山志愿社。

3、所有分社均接受麦田计划管理,服从麦田计划整体利益,遵守麦田计划章程。

4、麦田计划志愿社分为走访型、宣传型两类。

注:走访型志愿社的建议参照《资助点建立条件》,本文件适用于宣传型麦田计划志愿社。

二、麦田计划志愿社成立的条件

1、该地区麦田计划志愿者达到一定数量(30人以上);

2、该地区麦田计划志愿者多数能够接受麦田计划的章程,操作方式;

3、该地区麦田计划志愿者多数能够参与麦田计划事务的讨论或者参与各地组织的活动;

4、在该地区有能够长期参与活动,组织活动的麦田计划志愿者;

5、在该地区有合适的分社召集人人选,该志愿者需要达到以下条件:
A、在当地志愿者中有一定的的威望;
B、认同和支持麦田计划的章程,操作方式;
C、能够主动承担起分社建设的重任;
D、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E、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处事周到。

三、申请成立麦田计划志愿社的程序

1、由该地区麦田志愿者集体(5人以上),向麦田计划工作团队(专职志愿者团队?)提出申请,申请书见附件。

2、申请人需要具备的条件:
A、注册麦田计划三个月以上;
B、认同麦田计划章程,操作方式;
C、对麦田计划各个活动有一定的认识。

3、麦田计划工作团队(专职志愿者团队?)在收到申请书后,在一周进行讨论审核,并提出批复意见提交CEO(目前没有CEO,交给莫凡?)。

4、CEO经过再次审核后确定是否在该地区成立麦田计划志愿社,确认信息由麦田计划工作团队(专职志愿者团队?)在提出申请后半个月内反馈给申请人。

5、审核的同时确定志愿社召集人,并预先进行沟通,确定该志愿者能够并且愿意担任该地区志愿者召集人,明确召集人义务及任期。

6、确定成立麦田计划志愿社,在论坛麦田分社版块发帖公告。

四、麦田计划志愿社工作内容

1、在当地城市或者大中小学进行麦田计划宣传,开展麦田计划推广活动。

2、招募麦田计划志愿者,并对当地的麦田计划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管理。

3、组织本地区的麦田计划志愿者相互交流。

4、协助图书部收集当地爱心人士捐赠的图书及各类物资,并发送到相应地区,具体操作接受麦田计划图书部负责人统一调配。

5、当麦田计划总部(目前没有总部,但是否需要一个合适的称呼来代表麦田计划工作团队?)在当地开展活动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6、根据分社的具体情况开展一些有特色的公益活动。

7、分社如果要开展走访活动,需要先向麦田计划助学部提出申请,在得到批准以后方可正式开展走访活动。审批程序按《资助点建立条件》进行。

五、麦田计划志愿社需要承担的义务

1、服从麦田计划工作团队的统一管理;

2、每月向麦田计划工作团队提交一份当月分社活动情况汇报;

3、向麦田计划工作团队提交一份志愿社管理人员名单及分工情况;

4、每季度(或者半年?)向麦田计划财务部提交一份详细的财务报表;

5、按麦田计划工作团队要求,做好活动记录,及时更新。具体内容见帖子:http://bbs2.mowo.cn/viewthread.php?tid=11645

6、在每次活动后及时向麦田计划工作团队提交活动原始照片(照片请先进行整理,删除效果不好,重复的照片)

7、在每次活动后及时发布活动帖子,并将帖子连接通过QQ或者论坛短信方式发给麦田计划工作团队成员。走访帖发布版块:麦田计划;宣传帖发布版块:麦田巡展。

六、麦田计划志愿社召集人的任免、任期

1、麦田计划志愿社召集人由志愿社成员共同推荐或由麦田计划工作团队指定;

2、当麦田计划志愿社召集人严重违反麦田计划章程,操作规范,或违反国家法律时,麦田计划工作团队(CEO?)有权免去该召集人在麦田计划的相关职务;

3、麦田计划志愿社召集人任期为一年,一年期满后,经过评审确定合格可继续担任该分社召集人;可连续担任3(?)年。

4、麦田计划志愿社召集人如因各种原因申请辞去召集人职务,需要提前向麦田计划工作团队提交书面(?)申请,说明辞职原因,经批准后需要等待新的召集人交接好相关工作以后方可离开该岗位。

5、离职后的召集人有义务对在任期间涉及到的麦田计划相关资料,该分社志愿者个人资料保密,如因泄露相关资料引起纷争,麦田计划有权利对该召集人追究相关责任。

6、离职后的召集人有义务为新召集人及相关志愿者提供任期内分社相关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想到这些,请大家讨论!
发表于 2006-12-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又想到一个,分社成立应该以多宽的地域为标准?

目前有以省为单位的,也有以市为单位的~~

发表于 2006-12-3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个分社的管理团队的组织构架和岗位责任制.

比如:

                推广部(组织活动)

                外联部(信息管理,沟通协调)

     召集人---- 财务部(财物,物资管理)      ----下设分站 (站长)---组员

                策划部(论坛管理,活动策划)

               

发表于 2006-12-3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目前麦田总部没有相应确定的管理团队的今天.我想还是建议成立个部门比较合适.这个部门有莫凡亲自负责.下社秘书组.秘书组个成员分管财务 外联  走访  助学 推广 等具体事宜.这样才能尽快使团队有个主心骨

同时倡议大家尽快考虑麦田总部团队的组织原则组织岗位责任问题.

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06-12-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wP3mKPl6.rar (19.55 KB, 下载次数: 87)
发表于 2006-12-3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姐姐,你们不会吧……

工作效率太高了。

偶还在头晕中……跟不上……

申请晚点想想……

[em04][em04][em04]
发表于 2006-12-3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em01][em01]俺不过是把冷饭拿出来炒炒~~~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访型分社走访后要求资料留一部分内部消化,是否可行?

宣传型分社要开展走访(本省以外),需要什么条件?

发表于 2006-12-13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以市为单位,省太大了,而且目前大多都是市为单位的志愿社。

另外,把“站”考虑进去,5人或5人以上,没达到“社”标准的地方先成立“站”——志愿者工作站

“站”要求与总社对应设立部门,但不象“社”那样称作“部”,而是称作“组”

我一直在观察,很多地方有不少很热心很积极的麦友们因为找不到组织,一些热情没有了黯然退出了麦田的舞台;一些被分到了最近的“社”里去,但由于实在太远了,很多活动无法参加,结果慢慢被冷落,也逐渐离去。

而“站”则能起到提高这帮人的积极性,拉近与总社距离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蛋总的建议挺好的~~这样人数少的地方也容易带动起来~``

发表于 2006-12-14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淡然快乐在2006-12-13 9:37:00的发言:

我建议以市为单位,省太大了,而且目前大多都是市为单位的志愿社。

另外,把“站”考虑进去,5人或5人以上,没达到“社”标准的地方先成立“站”——志愿者工作站

“站”要求与总社对应设立部门,但不象“社”那样称作“部”,而是称作“组”

我一直在观察,很多地方有不少很热心很积极的麦友们因为找不到组织,一些热情没有了黯然退出了麦田的舞台;一些被分到了最近的“社”里去,但由于实在太远了,很多活动无法参加,结果慢慢被冷落,也逐渐离去。

而“站”则能起到提高这帮人的积极性,拉近与总社距离的作用。

以市为单位建立志愿社,但是接纳临近地区的志愿者的参加。

工作站的点子很好,但不硬性要求设立组。只是提出申请时申请团队要有明确的分工跟具体的岗位责任,以及其明确的发展计划。

而且在决定实施前一定要先妥善解决好各地、各志愿社之间有效的交流途径跟平台。不然建议暂缓。

至于志愿者的流失是必然现象。能完成起步阶段工作的志愿者,势必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华,有强烈的归宿感跟主动性,并敢于承担责任,不会简单因为找不到组织而退出,只会努力去创造组织的条件。

此外,我认为宣传跟走访要分开来管理,不方便统一到志愿社的构架中。是否可以考虑取消走访型志愿社,改为走访点。走访点的建立跟日常运作归入走访部的统筹之下。

发表于 2006-12-1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30人一下为分站

这样的建议是好的

其实工作站和分社捆绑管理是个比较好的管理模式.

可以以城市.也可以以省为区域划分单位.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定.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我认为宣传跟走访要分开来管理,不方便统一到志愿社的构架中。是否可以考虑取消走访型志愿社,改为走访点。走访点的建立跟日常运作归入走访部的统筹之下。

这一点我觉得挺好的。

发表于 2006-12-14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nigiel在2006-12-14 9:38:00的发言:

以市为单位建立志愿社,但是接纳临近地区的志愿者的参加。

工作站的点子很好,但不硬性要求设立组。只是提出申请时申请团队要有明确的分工跟具体的岗位责任,以及其明确的发展计划。

而且在决定实施前一定要先妥善解决好各地、各志愿社之间有效的交流途径跟平台。不然建议暂缓。

至于志愿者的流失是必然现象。能完成起步阶段工作的志愿者,势必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华,有强烈的归宿感跟主动性,并敢于承担责任,不会简单因为找不到组织而退出,只会努力去创造组织的条件。

此外,我认为宣传跟走访要分开来管理,不方便统一到志愿社的构架中。是否可以考虑取消走访型志愿社,改为走访点。走访点的建立跟日常运作归入走访部的统筹之下。

组的规范不设定下来,看你以后怎么走,

连起码的规范也没有就是散沙一盘,

你还是找个机会去“社”里实习一下,纸上谈兵越来越空,连最起码的对口管理也不懂,无可否认你的理论知识真的很好,可惜实际操作去一窍不通,如果麦田的改革只是在你这种理论上操作进行,那我想我退出了,脱离实际操作只有理论的“改革”我放弃。

“至于志愿者的流失是必然现象。能完成起步阶段工作的志愿者,势必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华,有强烈的归宿感跟主动性,并敢于承担责任,不会简单因为找不到组织而退出,只会努力去创造组织的条件。”什么理论~没操作、没经历过就放这样的话,太不负责任了,换句话说:剩下来就是精华,我看不出都是~

发表于 2006-12-14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家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发表于 2006-12-14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种子在2006-12-8 15:30:00的发言:

走访型分社走访后要求资料留一部分内部消化,是否可行?

 

 

这个应该是要考虑的~~~! 我是赞同的

[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6-12-1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淡然快乐在2006-12-14 18:03:00的发言:

组的规范不设定下来,看你以后怎么走,

连起码的规范也没有就是散沙一盘,

你还是找个机会去“社”里实习一下,纸上谈兵越来越空,连最起码的对口管理也不懂,无可否认你的理论知识真的很好,可惜实际操作去一窍不通,如果麦田的改革只是在你这种理论上操作进行,那我想我退出了,脱离实际操作只有理论的“改革”我放弃。

“至于志愿者的流失是必然现象。能完成起步阶段工作的志愿者,势必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华,有强烈的归宿感跟主动性,并敢于承担责任,不会简单因为找不到组织而退出,只会努力去创造组织的条件。”什么理论~没操作、没经历过就放这样的话,太不负责任了,换句话说:剩下来就是精华,我看不出都是~

蛋总,你可以对我个人有意见,或者认为我没能力。但是不应该认为会有“改革只是在你这种理论上操作进行”的可能性。改革麦田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事情,我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指导它的发展。我更没看出来哪里会引发让你产生退出或放弃的想法了。恰恰相反,如果你真的认为我的观点做法有严重问题,你更应该有纠正跟引导的义务。麦田利益高于一切,在这种原则下我们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各自表达意见,就事论事呢。

我一直都承认我的缺少经验,这才是我最初说碰壁的真正含义。在第一次的自我介绍中,我就说过,我不是管理人才,只是去很多网站学习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我认为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跟定位,只是想做点我能做的事情,并且通过做事情也能让自己成长。理想化于你是贬义,于我却始终是褒义。许是性格决定的吧。就此打住了,呵呵。

第一次诧异地发现自己居然也可以这样心平气和地面对这样的评价,也许也是成长跟进步的表现。赞自己一下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12-1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em17]
发表于 2006-12-15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nigiel在2006-12-14 22:53:00的发言:

蛋总,你可以对我个人有意见,或者认为我没能力。但是不应该认为会有“改革只是在你这种理论上操作进行”的可能性。改革麦田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事情,我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指导它的发展。我更没看出来哪里会引发让你产生退出或放弃的想法了。恰恰相反,如果你真的认为我的观点做法有严重问题,你更应该有纠正跟引导的义务。麦田利益高于一切,在这种原则下我们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各自表达意见,就事论事呢。

我一直都承认我的缺少经验,这才是我最初说碰壁的真正含义。在第一次的自我介绍中,我就说过,我不是管理人才,只是去很多网站学习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我认为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跟定位,只是想做点我能做的事情,并且通过做事情也能让自己成长。理想化于你是贬义,于我却始终是褒义。许是性格决定的吧。就此打住了,呵呵。

第一次诧异地发现自己居然也可以这样心平气和地面对这样的评价,也许也是成长跟进步的表现。赞自己一下

[em01][em01][em01]

[em05]无意义的、徒劳的改革我就一定会放弃,因为我是个很懒的人,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

呵呵,你好几个问题已经有严重问题了,我很激进、急进的,要心平气和也很简单,在我们这两种意见的情况下,你有什么中和的措施?

去其他网站学习是好事,但请结合麦田的实际去操作,麦田是个刚起步的民间组织,它现在需要的是实在的操作,不是理想化,理想化的东西请等到麦田实体了、正规成型了在去想吧。

要记住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

你既然之前曾认真去学习管理学的话,相信记得这最简单的一句话。

一个组织要好,它就必须各部门职能化,就象我们今天晚上广麦的会议,我结合总社最近给出的架构对口广麦现有的部门时,其他兄弟姐妹们就在他们所处的部门位置上给出了很多可取性意见,我也即时采纳。

即使在规模最庞大、管理最完善的企业当中,每天都会发生成百起后果更为严重的组织乱象。追究其原因,全都出在未能明确谁该做什么,谁有何职权,以及谁该向谁汇报。因此造成一团混乱,且冲突不断,其后果就是重复、白费力气、延误、挫折、口不择言,或是漫不经心,把工作全推给别人。

组织架构不完备及不健全所产生的后果,破坏力十足,因此我深信,管理的意志必须包括组织的意志。建立组织架构本身即为一种管理程序,乃是任何有效的管理制度中,绝对不可或缺的一环。

建立组织架构是一种基本的管理程序,其历史和人类历史一样古老,也可说是一种规划程序。简而言之,组织规划包括下列决策步骤: 1.决定为了执行计划,必须实施哪些工作或活动。那些应做的事或应执行的任务,即为职务。2.然后,将这些活动分成各种职位,以便分派给各个成员,成为他们的职责。3.接着,授予每个职位职权,使居于该职位的人可自行执行职责,或命令他人执行。了解影响力与职权之间的差别也很有帮助。影响力是促使事情完成的能力,可能是亲自去做,也可能是命令或影响他人去做,而自己可能握有职权,也可能没有。一个人拥有影响力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别人喜欢或畏惧他,也可能是因其本身的知识、判断、技能、人格魅力、资历、年龄或过去的成就,受人尊敬。职权赋予人发号施令的权力,有助于培养影响力,使它取得正当性。但是,如果拥有职权的人不受尊敬,那么职权几乎无法为他带来什么影响力。4.组织规划的下一个步骤在于决定各职位彼此间的职权关系,即决定谁该向谁汇报,以及身居各职位的人拥有何种职权。如此可确保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老板是谁,部属是谁,以及他必须服从或行使的职权种类与范围。5.最后应该决定,欲胜任各个职位,必须具备何种资格条件。

套用管理学的术语,组织规划与职务、职责、职权、主从关系及职位的个人条件有关。这种规划支配影响力,并赋予正当性。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牵制不具正当性的影响力。

当然,组织架构具有限制性。事实上,所有的管理流程都会造成限制效果,因为其目的是引导大家朝着有效实现团队目标的方向努力,而且就某种意义而言,凡是指导准则必然都具有限制性。欲使大家同心协力,而非各自为政,必须施加一些束缚,而这类束缚最好是井然有序,而非纠缠不清。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与优秀的领导之下,能力高超的人,即使受限于组织架构及其他制度因素,其工作表现依然高绩效,而且充满激情。

所以无论我们的组织大小,设置分工明细、明确的组织架构是必须的。

 弄清楚了基本东西,再和我说改革,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6-15 06:42 , Processed in 0.0970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