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饭团 于 2012-3-6 11:36 编辑  
 
3月4日罗定连州镇村小图书室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在连州镇中心小学召开了总结会。本次会议旨在对这次活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及优秀小组经验分享,并对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思路。以下为整理归纳后的意见。  
 一、课程方面  
 1、活动时间过于仓促,组员们事前对于盒子内容不够熟悉,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地使用盒子有难度。  
 2、盒子有限,人力有限,无法让全校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参与。  
 3、图书室活动相对较少。  
 4、盒子内的绘本内容如果是中国经典更好。  
 5、课前热身游戏,工具准备,操作经验等可以制作成指导手册。  
 6、加强与学校老师的直接沟通,在活动准备阶段即让学校老师参与,共同商量课程的设计和上课形式,与老师合作完成课程。  
 二、图书室方面  
 1、图书数量偏少,自然科学,工具书类,连环画,拼音类图书较少。  
 2、图书室地板漆颜色不合适,需改进。  
 3、凳子质量不够好,是否更换。  
 4、重视老师对于图书的需求。 5、捐助的物品如何确保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需要后续跟进工作。  
 三、老师方面  
 1、与老师的沟通时间有限,在活动过程中老师未能充分参与。  
 2、课程结束后的教师座谈会内容太空泛。  
 3、整个活动的流程安排,详细任务表事前要发给老师,以便老师能及时了解项目以及活动的具体方案安排。  
 四、组织方面  
 1、事前准备不足,流程设计不畅,沟通不畅,建议活动前一定召开一次正式的骨干碰头会议,课程中最好有专业授课经验的人共同参与。整个活动行程要更加细化,小组的工作流程也要细化。  
 2、对于第一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要提前做好相关培训以及召开说明会。  
 3、小组内部分工不够明确,从上到下层次需要更清晰化。  
 4、建议编制小组长工作指引手册指导组长如何快速开展工作,对于小组成员分工安排好后,安排表做到人手一份。  
 5、组与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够。  
 五、优秀组长经验分享  
 1、事先与学校联系,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如各班学生人数,年级数,老师数量,告知学校大致的活动安排。  
 2、组员定期积极讨论对活动方案达成共识,并及时与校长沟通进展。  
 3、分工明确,组员对自己的任务清晰。  
 4、活动中安排有专人负责跟老师交流,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六、其他  
 1、如果给学生带去小礼物,应该准备充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同样的礼物,确保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学生在周一上课时也能同样领到礼物。  
 2、依旧出现部分捐助人集中照相导致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在课堂上的现象发生。  
 3、部分志愿者未按要求填写一公斤盒子使用反馈表,导致无法顺利完成对盒子提供方面的反馈。   七、问题解决   针对上述意见,提供以下解决思路:   1、未来活动中若使用一公斤盒子,则盒子不再直接寄往学校,而是寄到分社,以便让志愿者有足够的时间熟悉盒子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   2、组织方面进一步细化和规范行程表安排和任务单,叙述更为清晰无歧义。   3、凳子质量问题,待收集学校师生使用意见后再议。   4、统一编制小组长工作指导手册,包括职责和工作流程指引。小组长需按照工作指导手册和当次任务单组织组员讨论,制定详细的执行方案和流程,做好组内分工、协调和督促工作。   5、活动前活动中组长或者组员应积极主动与所负责的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学校的情况,与老师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与老师合作完成课程的设计与执行。   6、进一步根据师生的意见修订图书采购书目。编制教师图书采购参考书目,由老师在书目范围内根据自身需求在项目预算内选择所采购的图书。   7、平时多注意与骨干志愿者的交流和沟通,重视对有潜力成为骨干志愿者的持续培养工作。对于新志愿者,在活动前统一进行培训和答疑。   8、加强与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推动乡村学校网络化进程,通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台电视的形式,为学校师生增加更快速、方便、有效与外界直接交流沟通的渠道,并可将网络做为教育的辅助手段,提供计算机基本技能学习,课程视频教学,信息检索,远程辅导与交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