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397|回复: 132

窗——以此故事作为年终总结和展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3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张麦田人都熟悉的照片,照片获得过2007年中华慈善奖,那孩子的笑容曾经感动了无数人!


孩子原来就在麦田二小读书


2009年我们对二小进行了回访


男人们蹲在学校的乒乓球台上,表情无法揣摸



    教室外一群女孩在游荡,每张脸都是这么熟悉,她们就是照片中的女孩们,今天她们都已经失学了。


    让我们担心的是,当年她们脸上灿烂、天真的笑容没了,满脸忧伤,而且她们一见到外来人就逃,一句话也不敢说。


    我们把村民、组长和孩子们都叫到教室里面来开会,了解孩子失学情况和原因,商量解决办法。其实孩子失学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没有老师,二是家里实在太穷,孩子就成了劳动力。


她叫甘洛借机,就是当年那个可爱的女孩。




    离开学校,我们到了甘洛借机家走访。孩子父亲种地去了不在家,这是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家。


一台巴掌大的黑白电视和一个自制的音箱是家里唯一的家电。


    孩子母亲多年前自杀了,遗留下姐弟三人和父亲一起生活。也许没人留意到,因为知道我们要来,姐姐甘洛借机回家后偷偷换了一件暂新的衣服……


妹妹甘洛尖哈也是照片中的孩子,已经长大了


雨桥关心地问姐姐为什么没去读书,她一直不言语,跑到猪圈偷偷哭泣……


此刻,泪水就是一种释放


    孩子没有了妈妈的呵护,家穷,又少了个主要劳动力,父亲也就不再让她读书。姐姐就跟着父亲一起耕种那几十亩贫瘠的山地,还要照顾两个弟弟妹妹的生活,看着她和大人一样粗糙的小手,还有那怨恨的眼神,我真不知道,一个肩负起母亲责任和压力的小女孩,她内心承受什么样的痛苦,毕竟她今年才12岁。


在麦田七小,孩子们正在上课,但围墙外三个女孩在玩耍





    我问她们为什么不去上学?还告诉她们坐在上面很危险,快点下来,但她们没有任何回应,不知道是听不懂还是不会回答,显然她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在去八小的路上,我们看到许多这样的孩子,上课时间,他们却在山里,或是背货



或是玩耍


或是和父母一起耕种


或是放羊



在麦田八小


因为父母都去城市打工了,弟弟没人照顾,哥哥只好带着弟弟来上课。


他在窥视来自外面的世界




教室门口站着一女孩,她已经失学了


窗外,另一个女孩正在“旁听”


读不透的眼神


    其实在这样的大山里,被挡在窗外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国家的优惠政策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他们或许是因为家中兄弟姐妹太多;或许是因为家里太穷供不起生活费;或许他们要代替父母亲成为家中的支柱;或许她们只因为是“她们”,而被迫离开学校,失去读书的机会……



    但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让阳光照耀在每个孩子的脸上,我们依然可以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向梦想的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就是2010年,就以此帖作为一个总结和展望。

我一直被什么是麦田的愿景所困惑,一直在自问,我们是否做得已经足够?孩子都能够上学了吗?就算孩子回到了学校就已经足够了吗?在不断的走访、回访的路上,我渐渐清晰关于麦田的未来。年我们对麦田大部分的服务区进行了回访希望通过这样一次回访,了解我们服务对象的需求,以拟定下一个麦田五年计划,甚至未来麦田的发展方向。麦田第一个5年,其实一直在做简单助学扶贫助学,快乐助学。感谢这第一个5年,为麦田奠定了非常稳固的基础,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那么麦田下一个5年,我们努力深度助学实用教育,快乐助学
    

经麦田决策团同意:明年麦田计划扩建麦苗班
    

一、背景
    

1、麦田第5年,我们做了大面积资助孩子和学校的回访工作,发现许多问题。

2、国家也大大增加了对山区教育的投入,麦田应该积极应变。
    

二、举措
    

1逐步减少个体、零散的资助;

2、在四川麦田学校实行小学试点;湖北实行初中试点;

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尝试高中试点;

4、可以接受有条件的分社申请麦苗班;

5、逐步推广到有条件的全国地区。
    

三、意义:
    

1、大大减少了麦田、分社和志愿者的工作量,减少失误率。
    

回访及时:每年发放资助款时可以和父母做一下回访工作。因为麦苗班后,零散的走访活动少了,这样一来可以把回访工作当走访开展。

反馈迅速:因为在同一个班,资助人和麦田随时都可以跟学校和班主任电话联系,了解情况。未来还可以为麦田班配备电脑、视频,资助人可以定期和有网络条件地区的孩子视频。

满足需求因为管理上的便利,我们可以扩大资助孩子数量,满足社区需求。
    

2、传达麦田思想,推行实用教学
    

   为了给孩子最有用的知识,为了帮助孩子读书后可以尽快适应城市,或者留在山区也能生存得更好,我们推行麦田第二课堂:

    A:提高孩子普通话水平

    B:教育孩子礼仪和做人的道理

    C:教育孩子防灾害知识

    D:让孩子了解麦田计划

    E:远期计划:邀请专家,培训孩子和家长工艺生产、种植技术

    麦田编印教学手册,发放麦苗班,在ABCD项,每学期发放资助款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考试,麦田自制简单试卷(比如10道选择题的等),考评孩子的,奖励优秀学生和老师。这些日常知识将影响孩子终生。
    

3、更好地集中资源

   麦苗班后,可以接受企业集体资助,可以接受企事业和个人批量的物品捐赠(包括运费的),发放方便。
    

4、为全国大学生和社团提供支教、参与的基地

   云龙麦苗班每年为清华大学提供基地,大学生有了支教机会,孩子的见识也广了,待人接物都表现出色。
    

5、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每年麦田发放资助款都匆匆忙忙,缺乏和孩子交流。以后麦苗班的发放可以承包到几个志愿者,发放完后,志愿者要留下陪伴孩子更多时间的互动。
     

   
    

今年是麦田计划的第五个年头,道路坎坷却依然向前,因为有全体麦客麦友的坚持。希望我们一起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向未来和希望的窗! 

在此,祝全体麦客麦友新年快乐!如意!

.

.

.

.

发表于 2009-12-31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麦田二小及麦田十小的资料已经走访回来,助学部将在1月4号晚上公布第一批资料,后面将陆续再公布

两所小学将一共成立四个麦苗班。

发表于 2009-12-31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总结,看着有些沉重。真诚的希望能为下个五年计划尽自己微薄之力~

发表于 2009-12-3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下个5年。

麦田继续缔造辉煌。让麦田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路,虽然艰难,但我们必须挺起腰板前行,因为我们没有退路。。。

发表于 2009-12-3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笨笨在2009-12-31 16:55:00的发言:

目前麦田二小及麦田十小的资料已经走访回来,助学部将在1月4号晚上公布第一批资料,后面将陆续再公布

两所小学将一共成立四个麦苗班。

期待更多孩子得到麦田的帮助,继续他们的求学之路~~~

发表于 2009-12-3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孩子们,我会一直支持麦田的

发表于 2009-12-31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很长,我们一起走
发表于 2009-12-31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都在,虽然做事很少很少,但是会一直在麦田走下去

发表于 2009-12-31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过去步履矫健,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发表于 2009-12-31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怎样表达此刻的心情,相比之下,我很幸福。
发表于 2009-12-31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做点什么,持之以恒的。
发表于 2009-12-3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总结看着既让人难受又让人舒服,不过对于“逐步减少个体、零散的资助”,有些担心,如果处理不当,担心会漏掉最需要帮助的孩子

发表于 2009-12-31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孩子!
发表于 2009-12-3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以为我已经做了很多,可是今天才发现,其实是我还有很多没做……

    我曾以为我已经做了很多,可是今天才发现,其实是我还有很多没做……

    帖子看了。一系列新的规划愿景让我小小的有些激动,这些照片里的身影还有那些关于照片的描述更让我不能平静,我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做更多,更多更多。

发表于 2009-12-31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愿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与麦田同行,与孩子们同心。

一起加油!:)

发表于 2009-12-31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麦田的决定,这样会减轻当地志愿者的工作量。
发表于 2009-12-3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关注麦田计划,,我也会出我所能的支持麦田。支持贫困的孩子们[em23]
发表于 2009-12-31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任重道远,我们一起努力![em10][em10]
发表于 2009-12-31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加入麦田,希望以后能多多参加麦田活动!支持麦田!

[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5-1-20 17:02 , Processed in 0.0745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