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0|回复: 3

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5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哥:
    
我认为目前设立专版对于麦田现在来说不可行。
    
麦田没有真正成熟完善的指南。

就说图片展流程,首先我认为流程的先后要调整,要根据实际操作的先后写,我写了个学习心得,就是隐含这个意思。然后,就算这个完善的,那也不够。学习具体活动具体的总结比学习条文要可用得多。所以我说得不客气点,麦田应该要求活动后提交具体详细的活动总结。比如我想向您跟大家学习的,南山之行,联系单位了么?怎么组织起来的?图片展板怎么做出来的?资金大概多少?如何解决的?麦田名片又是怎么回事?我认为活动的参与者,从组织策划跟实际工作的角度提交报告,比之发活动成果的照片,目前更具意义。经验要写,做得不够的也要写,反思是进步的根源。也能给大家借鉴。而且一定要从客观冷静的第三者的角度来写。
    
再来说走访,走访手册是出来了,先不说完善否,就说它的出发点,只是从走访者个人角度写的。
    
关于麦田的组织规划一点也体现不出来啊。
    
在希望之光,他们每一年年初就有工作计划,并列出了走访地区名单。有充分的时间去联系跟分工。而且它的走访填写表格相当完善,走访后都提交了整体的详细的客观的走访报告。

至于分社成立的指南,建立资助点的指南,我想大哥也应该看出来了,问题不少啊。
    
再到助学部,问题就更大了。我倒认为目前它的主要问题不是总结经验,而是尽快进行部门岗位跟人事调整。
    
资助流程迟迟出不来,不是说理论上做不好,而是助学部跟走访跟不上。人手跟规范化跟不上。
    
资助金要调整,绝对是对的思路。而且也迟早要做,可是现在做不了,还是那句话,助学部人力资源跟不上。
    
主要人员承担工作量太大了。
    
另一方面,很多麦民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困惑,关于没有实际参与到麦田的活动跟工作中的困惑。

我个人的意见,当务之急,是要集中人手跟精力来做机构部门的调整,关于岗位的优化,以及明确分工,具体到工作的量化再来找人手等等,尽快给出一个方向。然后照这个方向一点一滴的去做详细的方案。这是很庞大的工作量。但是是必须要尽快去解决的问题。您也已经看到了,北北的辞职,叶子的爆发,种子的无奈,归根到底,问题的核心就是一个:人力资源跟不上。组织在急速成长,工作量猛增,人手问题组织问题没跟上,工作变成了考验个人的承受极限。这是很可怕的,再不快点集中力量做,我当时的预言会一个接一个实现的!首先是工作量加大,人手照顾不到,工作不利,导致不同的质疑意见响起;然后恶性循环,声音响起没有人手解决,慢慢凝聚力减弱,麦田的权威性降低,信任感下降;问题越多,承担人员压力越大,情绪积压,责任积压,疲倦效应产生,到承受极限时,再调整都来不及了啊。你说是我的意见我们的意见导致影响他们的工作,我坚决不承担这样的责任,还是那句话,是我们让麦田的问题浮现出来了。而且迟早也是要浮现的。这是一个组织自身成长中的必经的问题,事实上越早浮现,越早重视越早想办法去解决,对麦田绝对是越有益的。

我自认为最近补课补得很狠,很多助学组织跟义工组织都去他们论坛学习过了。

比较有影响力的几个助学组织中,有事务专版的是希望之光。但是它创办于2001年,现在注册人数15000多,它的完善是靠时间跟人力走出来的。但就这样,他们一共资助的孩子也才1000左右。它的人力资源在NGO内部也是受到批判的,也没完全解决好。而麦田走得太快了啊,问题更是必然的,必须要一件件解决了!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只能先做最紧张的部分了!

然后心守家园,它采用的办法也是一个简单的新手指南。把一些必须的帖子链接汇总,置顶,提供一个简单的指引。我认为它也是条件达不到。因为显然,真正能成熟示众的东西太少了啊。开了一个专版,到时候什么都拿不出来,适得其反,会让人质疑决策团队的冒失跟工作能力的。所以,上次传给您的新手指南,也是不打算由种子姐姐他们发的,一定要以麦民的个人名义发帖。

麦田的情况显然也是不够条件。开了专版,后面怎么办?肯定要一个个完善了才能发帖。可是完善也不容易啊,牵扯很多啊。人手能跟上么?目前人力精力最该集中的真的是经验出台么?我倒认为暂时可以了,虽然目前的指南都很粗糙,但是够用了。先应急是可以的。如果担心不好找分散的帖子,就是把新手指南暂时做出来,像心守家园一样。不一定要开专版。当然,以后有人手了还是要去做,而且一定要认真去做的。

还是那句话,我的个人意见,对目前能腾得出手的麦民来说,要集中解决的,就是机构岗位调整,以求减压,优化人力资源分配,腾出更多人手,以期能再集中做下一个重要主题。

当然,首先是决策团队要给出明确的方向感。然后才谈得上具体干事。

我的初步设想是首先要区分麦民跟义工。义工义工,还是一个工。是工作的,是切实为麦田运转做服务的。义工的位置上要承担责任跟义务,在其位就必须做事。不能因为你的不负责任影响到大家的工作,让别人为你牺牲。你可以一开始就不做,但要是你愿意来做,那就得一定真的去干实在事了。

然后是把工作量尽量转移到分社。分社建立接待部,选择上网方便,熟悉麦田的人承担,把大量咨询事宜转接给分社,没有分社的地区指定接待人员,这样,至少叶子跟种子要轻松点。

然后再来明确分工。比如分社成立初期的联系人指定。联系走访点的人员也指定,组织走访的人员也指定。等等。每个人只承担其中一项。同时安排见习麦友,以期到时特殊情况可以接交工作。必须随时保证有后援。见习麦友,只有有心做,没经验可以,跟着学,积累经验。比如有人联系时开多人对话,让他在侧看,比如有工作计划过来,要修改,怎么改,也让他也跟着学。而决策团队只负责决策。决策的根据是文本性的东西。分社要成立,先跟指定联系人联系了,他负责指导,让完善要做的工作。比如召集人手,找出召集人,然后起草工作计划,近期活动策划等等。决策团队不参与指导过程。只根据结果跟联系人意见来决策。这样,工作量再分担开了。像分社成立这样的事情,甚至都不需要长期上网,只要有经验,可以集中在周日办公。走访点也是。

图片展有时间限制。选择时则要注意及时答复性了。

建议最好是每人承担专项,不要多项,实在现在没办法,那也只要多项负责了。

最后,量化工作。可以从助学部开始。国内外很多的义工组织都是选择服务时间来表示工作量的。很多报道会说某人志愿服务时间一年超过多少小时。

同样的,对切实参加麦田日常工作的麦民。要明确自己的固定服务时间。比如周二.三晚上各俩小时,一周服务4小时,我只服务这一个月,这样也可以。明确就可以了。

助学部则根据经验,把日常工作量化。整理学生资料是20分钟的话,平均是400人一次,那就需要134个小时。一般集中在多少天内要完成。比如一个月。那么根据麦民报的工作时间,大概就知道这个工作需要多少人手。在此基础上再留出机动组,也就是后援。方便大家轮休。

这些构思要真的做起来,估计又得很多人协调配合,要占用很多的人力跟精力,诚如种子姐姐说的,日常的工作还要继续下去,麦民的意见也不得不听,抽出精力做这个方面,难啊。大哥。

可是还是不得不去做的啊。磨刀不误砍柴功。必须要先调整机构,找到人手了,才能谈别的啊。一切事务的根源都在人力资源上了。包括开专版跟总结经验。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思考跟意见。请大哥指教!谢谢!

祝好!

                                                       妮子

 

附件是我收集的贵州人跟桑格花的走访总结报告,这样的报告他们都是一堆。希望之光也有,去他们论坛就可以看到。我还是那句话,学习的结果就是,麦田要做的太多太多了,可是人手又太少太少了。唉!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妮子,你好!

    辛苦了!!!

    。。。
    
我认为目前设立专版对于麦田现在来说不可行。
    
麦田没有真正成熟完善的指南。

就说图片展流程,首先我认为流程的先后要调整,要根据实际操作的先后写,我写了个学习心得,就是隐含这个意思。然后,就算这个完善的,那也不够。学习具体活动具体的总结比学习条文要可用得多。所以我说得不客气点,麦田应该要求活动后提交具体详细的活动总结。比如我想向您跟大家学习的,南山之行,联系单位了么?怎么组织起来的?图片展板怎么做出来的?资金大概多少?如何解决的?麦田名片又是怎么回事?我认为活动的参与者,从组织策划跟实际工作的角度提交报告,比之发活动成果的照片,目前更具意义。经验要写,做得不够的也要写,反思是进步的根源。也能给大家借鉴。而且一定要从客观冷静的第三者的角度来写。

首先说,深圳的活动我是参与策划并全程参加的。本来想写一下的,但回来后看到种子的关于图片展的手册,于是停笔了:

对我来说这个手册非常完善。涵盖了图片展览的方方面面。 当然,你也看到了,其中的很多活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裁减。于是我跟了帖子,也包括你。  我的本意是想让种子整理一下,看看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但是种子是在没有时间,于是,前几天我又跟了帖子,把这个用图表的方式整理了一下。你可以看看。  这个帖子是大家经验的总结,而不是凭空出来的J

另外,我们下个月准备在深圳搞一些大一点的图片展览,参考模板就是种子的这个帖子。我个人认为这个已经能够作为一个指导手册推广。             当然,像你说的,图片展板是怎么做出来的,资金问题,名片问题,因为有人自告奋勇独立解决,所以没有列出来,如果有必要,你可以在后面跟帖,我也可以让相关人员整理一下给大家参考。


    
再来说走访,走访手册是出来了,先不说完善否,就说它的出发点,只是从走访者个人角度写的。
    
关于麦田的组织规划一点也体现不出来啊。
    
在希望之光,他们每一年年初就有工作计划,并列出了走访地区名单。有充分的时间去联系跟分工。而且它的走访填写表格相当完善,走访后都提交了整体的详细的客观的走访报告。

关于走访手册。不错,这个手册的出发点是走访者。我感动的就是这个手册是数十位麦民的经验总结!!! 因此,我觉得它能够给将来的走访带来很大的参考价值!这个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至于你说的组织规划,很好!如果麦田的走访,展览等等各项活动都有规划,有计划,那是非常好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别的途径解决,比如,你现在在智库,可以在你们智库内部讨论,然后先写出你们智库的工作计划,然后总结经验,争取在麦田推广,这样,我们的组织规划问题也就解决了。这样不好吗?

告诉你一个消息,我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事情(计划):-)不要落在我的后面啊:-) 期待你们智库的计划出台:-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分社成立的指南,建立资助点的指南,我想大哥也应该看出来了,问题不少啊。

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这些问题浮出水面,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和解决它,而不应再让它在下面成为我们前进途中的暗礁。你认为呢?
    
再到助学部,问题就更大了。我倒认为目前它的主要问题不是总结经验,而是尽快进行部门岗位跟人事调整。

首先,不是经验,而是流程。他们的工作流程,也就是说,从他们接到走访资料,到资助学生资料的发布,资助学生和资助人配对,等等助学部内部工作流程!如果现在的流程不整理出来,其他人怎么帮忙?从哪里帮忙? 整理出来,而不是修改或者什么的。

当然,这个可以通过增加人手来做,这个并不矛盾。
    
资助流程迟迟出不来,不是说理论上做不好,而是助学部跟走访跟不上。人手跟规范化跟不上。
    
资助金要调整,绝对是对的思路。而且也迟早要做,可是现在做不了,还是那句话,助学部人力资源跟不上。
    
主要人员承担工作量太大了。

那么,助学部门就招聘志愿者了:-)很多麦民想去的,我当初也曾经报过名,可惜没有被录取:-(
    
另一方面,很多麦民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困惑,关于没有实际参与到麦田的活动跟工作中的困惑。

建议他们到助学部去呀!  助学部门是麦田的核心部门,问题多是因为做事多!不做事是不会有问题的。

我个人的意见,当务之急,是要集中人手跟精力来做机构部门的调整,关于岗位的优化,以及明确分工,具体到工作的量化再来找人手等等,尽快给出一个方向。然后照这个方向一点一滴的去做详细的方案。这是很庞大的工作量。但是是必须要尽快去解决的问题。

我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的一点是:我们是要根据我们手头的事情来确定我们人员的优化或者岗位的配置的。那么,首先问题还是要搞清楚我们到底在做哪些工作,流程或者具体业务是什么,然后才能进一步开展工作。当然,同上,这个可以通过增加人手解决:-

您也已经看到了,北北的辞职,叶子的爆发,种子的无奈,归根到底,问题的核心就是一个:人力资源跟不上。

就像你说的,一方面很多人很累,另一方面很多麦民也因为没有参加实际工作而困惑。 为什么呢?是人力资源吗?  也许,我们缺少的是找到一个途径让其他麦民更好,更快地参与到麦田的各项工作中去。那么,这个途径应该是什么的?  哈哈:-)

组织在急速成长,工作量猛增,人手问题组织问题没跟上,工作变成了考验个人的承受极限。这是很可怕的,再不快点集中力量做,我当时的预言会一个接一个实现的!首先是工作量加大,人手照顾不到,工作不利,导致不同的质疑意见响起;然后恶性循环,声音响起没有人手解决,慢慢凝聚力减弱,麦田的权威性降低,信任感下降;问题越多,承担人员压力越大,情绪积压,责任积压,疲倦效应产生,到承受极限时,再调整都来不及了啊。你说是我的意见我们的意见导致影响他们的工作,我坚决不承担这样的责任,还是那句话,是我们让麦田的问题浮现出来了。而且迟早也是要浮现的。这是一个组织自身成长中的必经的问题,事实上越早浮现,越早重视越早想办法去解决,对麦田绝对是越有益的。

我自认为最近补课补得很狠,很多助学组织跟义工组织都去他们论坛学习过了。

比较有影响力的几个助学组织中,有事务专版的是希望之光。但是它创办于2001年,现在注册人数15000多,它的完善是靠时间跟人力走出来的。但就这样,他们一共资助的孩子也才1000左右。它的人力资源在NGO内部也是受到批判的,也没完全解决好。而麦田走得太快了啊,问题更是必然的,必须要一件件解决了!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只能先做最紧张的部分了!

然后心守家园,它采用的办法也是一个简单的新手指南。把一些必须的帖子链接汇总,置顶,提供一个简单的指引。我认为它也是条件达不到。因为显然,真正能成熟示众的东西太少了啊。开了一个专版,到时候什么都拿不出来,适得其反,会让人质疑决策团队的冒失跟工作能力的。所以,上次传给您的新手指南,也是不打算由种子姐姐他们发的,一定要以麦民的个人名义发帖。

我的想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哈哈J   专门的一个板块儿,或者类似心守家园的做法,我看都可以,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有个地方。这个地方应该:

1.让我们的经验总结(手册,流程等)不要谁时间流逝而丢失,而应该固化在一个地方并保持更新

2.这个地方应该是一个很方便的地方,新老麦民都很容易看到,这样才能起到它的参考作用

就像我们现在论坛里的“制度”“流程”之争,说得不好听,就像92年的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沿用邓小平的思想,只要有利于我们麦田的发展,我看叫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够给我们麦田带来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06-6-15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麦田的情况显然也是不够条件。开了专版,后面怎么办?肯定要一个个完善了才能发帖。可是完善也不容易啊,牵扯很多啊。人手能跟上么?目前人力精力最该集中的真的是经验出台么?我倒认为暂时可以了,虽然目前的指南都很粗糙,但是够用了。先应急是可以的。如果担心不好找分散的帖子,就是把新手指南暂时做出来,像心守家园一样。不一定要开专版。当然,以后有人手了还是要去做,而且一定要认真去做的。

还是那句话,我的个人意见,对目前能腾得出手的麦民来说,要集中解决的,就是机构岗位调整,以求减压,优化人力资源分配,腾出更多人手,以期能再集中做下一个重要主题。

哈哈:-)我想,上面我们已经交流充分了:-)

当然,首先是决策团队要给出明确的方向感。然后才谈得上具体干事。

我的初步设想是首先要区分麦民跟义工。义工义工,还是一个工。是工作的,是切实为麦田运转做服务的。义工的位置上要承担责任跟义务,在其位就必须做事。不能因为你的不负责任影响到大家的工作,让别人为你牺牲。你可以一开始就不做,但要是你愿意来做,那就得一定真的去干实在事了。

然后是把工作量尽量转移到分社。分社建立接待部,选择上网方便,熟悉麦田的人承担,把大量咨询事宜转接给分社,没有分社的地区指定接待人员,这样,至少叶子跟种子要轻松点。

助学部门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目前也可以把部分工作给分社,我还是建议现在的做法:-)关键是如何做的问题。

然后再来明确分工。比如分社成立初期的联系人指定。联系走访点的人员也指定,组织走访的人员也指定。等等。每个人只承担其中一项。同时安排见习麦友,以期到时特殊情况可以接交工作。必须随时保证有后援。见习麦友,只有有心做,没经验可以,跟着学,积累经验。比如有人联系时开多人对话,让他在侧看,比如有工作计划过来,要修改,怎么改,也让他也跟着学。而决策团队只负责决策。决策的根据是文本性的东西。分社要成立,先跟指定联系人联系了,他负责指导,让完善要做的工作。比如召集人手,找出召集人,然后起草工作计划,近期活动策划等等。决策团队不参与指导过程。只根据结果跟联系人意见来决策。这样,工作量再分担开了。像分社成立这样的事情,甚至都不需要长期上网,只要有经验,可以集中在周日办公。走访点也是。

我没有意见。但我的想法是:我喜欢了就做,不喜欢了就休息一下。但我会在麦田:-) 也不愿意担任某个固定的联系人。 当然,这是我的想法,和性格有关。也许其他人不是这样子的。如种子J

图片展有时间限制。选择时则要注意及时答复性了。

建议最好是每人承担专项,不要多项,实在现在没办法,那也只要多项负责了。

最后,量化工作。可以从助学部开始。国内外很多的义工组织都是选择服务时间来表示工作量的。很多报道会说某人志愿服务时间一年超过多少小时。

同样的,对切实参加麦田日常工作的麦民。要明确自己的固定服务时间。比如周二.三晚上各俩小时,一周服务4小时,我只服务这一个月,这样也可以。明确就可以了。

助学部则根据经验,把日常工作量化。整理学生资料是20分钟的话,平均是400人一次,那就需要134个小时。一般集中在多少天内要完成。比如一个月。那么根据麦民报的工作时间,大概就知道这个工作需要多少人手。在此基础上再留出机动组,也就是后援。方便大家轮休。

这些构思要真的做起来,估计又得很多人协调配合,要占用很多的人力跟精力,诚如种子姐姐说的,日常的工作还要继续下去,麦民的意见也不得不听,抽出精力做这个方面,难啊。大哥。

可是还是不得不去做的啊。磨刀不误砍柴功。必须要先调整机构,找到人手了,才能谈别的啊。一切事务的根源都在人力资源上了。包括开专版跟总结经验。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思考跟意见。请大哥指教!谢谢!

祝好!

                                                       妮子

 

附件是我收集的贵州人跟桑格花的走访总结报告,这样的报告他们都是一堆。希望之光也有,去他们论坛就可以看到。我还是那句话,学习的结果就是,麦田要做的太多太多了,可是人手又太少太少了。唉!

 

谢谢你做的一切J  !!!   如果有什么具体事情给我,不用犹豫J

快乐!

                                                               Paul.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2-12 07:34 , Processed in 0.0720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