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收集的资料前几页)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演讲录(七)之一 人间的全部美好,都来自于人格的中转。因此,要捍卫美好,就必须捍卫人格。在人格不受尊重的年代,一切所谓美好,只是空洞欺骗。
尊严的获得:演讲录(七)之二 (2006-10-08 对于孩子,父母的骂声是一种剥夺,剥夺了他本来就很脆弱的尊严。当尊严已经失去,正确的行为又有什么价值?没有尊严的正确又有什么意义? 尊严的获得:演讲录(七)之三 (2006-10-09 感谢我的长辈,没有在我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于是,我在应该建立人格的时候建立了人格,应该拥有尊严的时代拥有了尊严。我正是带着这两笔财富走进灾难的,事实证明,灾难能吞没一切,却无法吞没这样一个青年。 没有挨过打骂的青年反而并不畏惧打骂,因为这个时间顺序提供了一个人格自立的机会。如果把顺序颠倒,让小小的生命经历一个没有尊严的童年,那么,我也许只能沉入灾难而无法穿越。
尊严的获得:演讲录(七)之四 (2006-10-28 如果说,灾难中的受辱无法动摇我的人格,那么,灾难后的人格必然鼓励我拒绝受辱。 灾难的经历使我看轻灾难,这便是人格的二度自立。 尊严的获得:演讲录(十三)之一 (2006-10-29 不要把自己假装成闻过则喜、见恶微笑、听骂点头的伪君子,因为这种假装十分自私。 必须拒绝一切谩骂和污辱,这种拒绝是阻止邪恶对美好的侵犯,并不仅仅为了自己。自己在这当口上正好站在第一线,第一线的失守必然会导致全线崩溃。因此,自尊、自爱、自恋,都比以谦虚的名义临阵脱逃强过万倍。 尊严的获得:演讲录(十三)之二 (2006-11-04 一个连自己也不敢卫护的人,怎敢卫护自己身上的美德?一个连自己身上的美德也不敢卫护的人,怎敢卫护世间的美德?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南洋札记(一) (2006-11-11 11:50:20) 人格尊严的表现不仅仅是强硬。 强硬只是人格的外层警卫。到了内层,人格的天地是清风明月,柔枝涟漪,细步款款,浅笑连连。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南洋札记(二) 真正的尊严,不是激烈争斗的成果,而是肯定和赞许的积累。 肯定在一个和蔼的眼神,赞许在一种温暖的无声。有人说:这算不算是奉承?我说:人间的美好正需要小心翼翼地奉承,怎么奉承也不过分。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汉堡残稿(一) (2006-11-26 00:27:47) 人间尊严的一个关键形态,是美。 美有可能被迫失去尊严,但尊严总会转化为美。 美之于人,集中了自信、教养、风度、见识,最终凝结成一种外化形态,举手投足气象非凡。这种气象,使尊严获得塑造,从此不再涣散。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汉堡残稿(二) 当尊严释放成一种活泼的生态,美也走向诗化。 诗化的尊严是动态的天真,自由的率性。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处处洋溢着幻想。这样的天地呈现出一种无邪,看似浑不设防,却完全无法侵犯。 诗人比美人更加自我,他们用诗情筑造了又一堵尊严的城墙。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汉堡残稿(三) 中国文人长期处于一种多方依附状态:依附权势,依附教条,依附未经自身选择的观念,依附自欺欺人的造型。结果,最难保持尊严。 有的文人为了摆脱依附而远逃山泽,在无所谓尊严的冷僻角落寻找尊严,在意想不到的物质困境中失去尊严。结果,只在寂寞的诗文间呼唤着尊严。 可笑的是,比之于全世界,最缺少尊严的中国文人最喜欢摆弄尊严。到今天,想做官而不得,想成名而无方,想进入公众视线而无门,也成了他们故意固守清寒的“尊严”。 因此,“尊严”二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需要改写。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汉堡残稿(四) (2006-12-16 中国式灾难的例行动作,是抢劫他人的尊严。抢劫尊严的必然结果,是彼此践踏尊严,最后谁也没有尊严。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汉堡残稿(五) (2006-12-17 当人群失去了尊严,他们的文化也无法再有尊严。失去尊严的文化怎么可能给失去尊严的人群增添点什么?这是一种可怖的恶性循环。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汉堡残稿(六) (2006-12-23 在尊严的问题上,自己和他人处于相同的方位。 看重自己的尊严,一定看重他人的尊严,反之亦然。尊严,在互尊中映现。我郑重地整理自己的衣襟,是为了向对面的人表示恭敬;我向对面的人轻轻鞠躬,也正是在证明自己是世界的贵客。 这种互尊,如镜内镜外。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汉堡残稿(七) (2007-01-08 曾国藩把一个“敬”字置之君子诸行之首,深有见地。唯一敬才有互敬,惟互敬才有共同的尊严,惟共同的尊严才有社会的理性秩序,民族的精神共享。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从对抗到对话》 (2007-01-11 人类的高贵和尊严实在是现代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课题,为此更应该努力对话。文化艺术使对话温馨,世界之交使对话平等。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答学生问》 (2007-01-14 世界上有大量违背人性人道、侵害人民利益、玷污人类尊严、阻挡文明事业的恶人恶事,需要我们去寻找、去追逐、去搏斗。我主张大力消解文化界的无谓纷争,正是希望大家省出精力来参与这一崇高的战斗。如果文明的力量不断在自我耗损,真正的野蛮和邪恶就会横行无忌了。 秋雨录•尊严的获得:《且听下回分解》 (2007-01-20 一切善良都好像是传说,一切美丽都面临着杀戮,间离了看,它们毫无力量,但在白天和黑夜的交接处它们却能造成期待。正是期待,成了善良和美丽的生命线。 -------------------------- 06年,笔记: :尊严比生命重要。司马迁在人与非人的边界线上进行着一次伟大的精神挣扎,后退一步就陷入了非人的泥坑,几乎所有同样遭遇的人都这样了,甚至于连大多数生理健全的人也这样了。但是,司马迁奇迹般地向前迈了一步。他就像是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在庐山之外却看清了庐山一样,他在与非人的边界线上反而看清了人是什么。他要把自己的发现输入中国历史,他成功了。他的《史记》的记传体的格式成为后代记录中国历史的体例。因此,司马迁的挣扎成了中国历史的挣扎,有了他中国历史免于全然沦落于非人的深渊。 司马迁为中国人,也为人类争回了一份尊严,这份尊严就置之于二十四史的前头,他企图引领中国历史走一条与人有关的新路。因此,司马迁又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乐观,那就是,在条条沟壑都在泄漏人格尊严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只要有人筑一个坝,还是能够拦住泄漏,说不定还能积聚成文化的池塘,甚至于奔腾成人格尊严的瀑布。 不仅是他。我想前面提到过的航海家郑和也经历过类似的伟大的精神挣扎。他与司马迁一样也遭受过生理阉割,但是,正像司马迁把边缘状态的人格残留扩展到了巨大的时间幅度,郑和则把边缘状态的人格残留扩展成了巨大的空间幅度。中国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伟大的两项壮举,竟然都是生理不健全的人做出的,这证明了什么?证明任何一丝人格的残留只要真正找到尊严,就能变得无限壮丽。司马迁的漫长卷轶,郑和的漫长海途,使我们每一个生理健全的人都深感惭愧。原因是,我们没有经历过一场殊死的精神挣扎,因此既没有抓住人格,也没有抓住尊严。 《士兵突击》就是把一这样的精神挣扎放在审美形式中来呈现。 许三多告诉人们,在人格尊严完全破碎的境地中,在人与非人的边缘上,只要心中有善良。只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就能重新做回人。 成才告诉人们,成长的痛苦和精彩是同一样的东西。任何彻底的迷失,只要找回了责任,那就是归程。 那群士兵告诉人们,在人生的绝境,只要有一个人的坚持,那就是希望。 《还好是另一个桥》 ~~吉首大学杨一~~ 里耶的老大桥被震垮了 麦田守望者 晕, 麦田守望者 不是吧, 麦田守望者 今天地震? 杨一~~ 是的 麦田守望者 有没有人受伤, 杨一~~ 终于你有反应了 麦田守望者 说一下地震的情况, 麦田守望者 就是清水坪到里耶的大桥吗? 杨一~~ 不是 是那个去龙山的老大桥 麦田守望者 呵呵,那就好, 杨一~~ 什么意思撒 杨一~~ 好吧我不打扰你就是了 麦田守望者 呵呵,只要不是清水坪到里耶的桥就好了, ------------------<结束>--------------------------- 呵呵,昨天和她说高中历史老师在里耶当古镇开发办的主任,要我写一个关与里耶的计划。 我答应了。07年“五一黄金周”时,麦田在湘西走访时,就住有里耶的河对面,清水坪。呵,有的麦民住在里耶。张姐还说带大家去八面山和看里耶的秦代木井。那次走访的时候 ,我就在里耶的设计单位和他们聊了很久。小彭老师前几天,说有空要我去那,哈哈。今天早上在五舍广场想了一下思路。 里耶,思路。 1整体美学上,防止艳丽色彩的进入。秦汉时代,俭约尚武,色彩单纯、厚重。指向中华文明主流文化之外。多元互融,苗族的“我们是蚩尤的后代!” 蚩尤 和黄帝其实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因为战败而迁徙千里。然而所有胜败都不重要,一切纷争早以散去,那片美丽的大地, 她们用美丽回答了一切。 常识化的思考。 存在状态先于本质。 2 这样一个在平常人眼里完全失败的民族,在她们的后代,没有悲伤,也没有仇恨,没有报复,哈哈。 3发展方向, 里耶进入艺术作品。呵呵,当然做为象征或符号。湘西的草莽文化。旅游。 4 建筑,修旧如旧。不能太多,留下一片空地。 让游客面对废墟。 5 博物馆,呈现民间生态。中国历史不只是那个小小的宫殿和朝廷,中国的历史真的应该有千家灯火,万家炊烟。有普通人的生活。任何古代的东西,要获得现代生命力。唯一的途径是在人们的喜爱中实现。不是尊敬,是喜爱。 尊敬是仰望,喜爱是心灵的笑脸,哈哈。 尊敬是庙堂的香火,喜爱的市井的挂念。尊敬是远古的苍凉,喜爱是青春的媚眼。 6 呵呵,我还要去一次里耶。 去年就应该去了。去申请“余秋雨文化基金”。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一个人等着你,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总会有这样的一个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5 11:38:4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