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24|回复: 0

【公益-百家】关于公益,我们需要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9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侨报 作者:张小飞

       过去,我们受到的教育是修身与自省,是勿以善小而不为,是日记里的“小雷锋”和“红领巾”;今天,我们讲公益,论付出与分享,谈关心与扶持,努力做现代社会里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那么,公益究竟是什么?有本书,名叫《从政府公益到社会化公益》。书中有句话———

公益,健康社会的优质社会产品。它不需要大撒金钱或个人牺牲,只是内心之善化为举手之劳、个人专业优势服务于具体而微的他人之需,将个人的道德良性选择,融入日常生活方式。它需要创意甚于金钱,期望理解甚于表扬。

正能量:公益的新化身

       不管你看不看新闻,最近几年,你都会接触到一个词:“正能量”。

      《微博,暴雨中传递正能量》,《人民日报》用这样的标题报道北京暴雨中的好人好事。这是正能量第一次出现在国家级的官方媒体上。2012年7月21日白天到22日凌晨的暴雨灾害中,许多北京市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传递雨情路况,主动为受灾民众提供顺风车、食宿等救助服务。在报道中,“这群小人物才是城市的良心!”

      后来,《“正能量”“参与”改变中国》,《人民日报》用这样的标题统领一组社会变革的报道。包括城乡变化、“晒账本”、“零容忍”、“低碳”、“福利制度”等各方面的变化和思潮,都被冠以正能量的称号。

      “正能量”,这个最早使用于二次元世界的词汇,往往被网友们用于各种有激励性和安慰性的场景中。在很多网友的概念中,治愈是正能量的重要标准。冬天的一杯热茶、喜欢的故事角色得到好的结局、美妙的食物和漂亮的图片,能让人感到愉快的各种微小细节,总的来说是美学上的美好感受。

      而现在我们认识的“正能量”,道德取代了美学而成为这个词的判定标准。好人好事、助人为乐、让社会积极向上以及塑造正面形象等,“正能量”变成了“五讲四美”、“感动中国”等口号的同义词。

为小善:公益的奠基石

      也许你听腻了“正能量”,那让我们回归传统: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小善,你无法成为拯救地球的英雄,也无法成为一呼百应的楷模,你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这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

      为小善,是个人的道德选择,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它不需要你为社会做出巨大牺牲,它只需要你的举手之劳。给邻里增添一些友好和愉快的气氛、为陌生人提供一点点服务,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场景和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的社会正在城市化的进程上狂奔,太多的故事让我们呼吁等一等道德的脚步;我们也在科技化的进程上飞驰,以血缘亲族为联系的人际关系正在变成以社区陌生人为联系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转变中,我们不得不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合。

      为小善,也让善逐渐变得细微和专业化,很多机构、项目逐渐都转为只做定点定向的救助业务。救助小动物、多背一公斤、为孩子送本书、请民工吃顿饭,这些都是在具体而微的每一个细小领域里做出自己的努力。

      为小善,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也意味着众包和开源。善,不再是被某些机构拥有独享版权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做出善举,每个人都可以像接力赛一样续上自己的力量。这不仅仅是网络传播的体现,也是社会结构的变化。

      无论恶是怎样,善,依然是每个人的道德选择。为小善,是你对你的人际关系、社区关系的交代,是你对你的子女、亲友的交代,是你自己对自己的交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5-1 17:59 , Processed in 0.0696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