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65|回复: 7

[分享]同行伙伴——益微刘斌的2013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5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迷途知返与温故知新



   2013年,体重延续了2012年的膨胀,但梦想却在膨胀中误入迷途,跌跌撞撞中痛定知返;重温初衷而又获新知。


开   篇



    学习上:一方面结束了MPA的全部课程,仅剩毕业论文;另一方面今年在团队引导(Facilitation)、设计思维、领导力上又有新的学习;
    生活上:与爱人-经历了2次搬家、1次大吵,并在我越来越多的陪伴和家务劳动中一起享受简单地幸福;与父母-继续保持定期的通话和问候,祖辈的老年病带给父母的压力,也时常会给我影响;与朋友-欣闻多个好友结婚生子,默默祝福好像还没有啥表示,也许让有些朋友觉得疏远了;
    工作上:有很多惊喜,也有很多遗憾,感恩有一起创业的2个小伙伴、多个大朋友,最大的成长在于不再囿于思维的纠结,而开始正视:当下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方向。
     这一切的努力,有自尊的诉求,也有自信的回首,为了兑现未来的期许,更为了拥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多数时候我是自己的主人,但有时我实在很难回答:Who am I?



“迷途知返”篇




一、“专业性”的诱惑
    2013年,好朋友Jonson分享了一个“T型人才”概念,也即横向的管理能力,及一个垂直的专业纵深。就像儿时自命不凡一样,我认为自己只有成为“T型”才够牛B,于是YY自己的将来:一方面是一个出色的NGO的“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是一个卓越的引导式培训师。甚至当时还想:如果再多一个垂直专业比如“研究”,就是“π型人才”了……后来发现自己无法兼顾,也没有优势,干脆放弃了进一步读博搞学术的念头。
    刚开始进入NGO时,就因为内外两种声音让我更在乎专业性。一方面,作为项目主管,其实还不懂管理,更多是一个有战略思考的项目人员,眼界和角色的限制,让我内在涌动的学习热情投注到培训这个专业上;另一方面,关于公益组织的专业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也未加思索地去追求“专业”,但什么是“专业”呢?

    我认为专业性来自于专注在一个领域上的经验,并最终形成了一种专业的分析能力、呈现能力、资源和信息的敏感度、决策的平衡感。但2013年,我进入了迷途。
   1)        “专业=专业术语”吗?
   迷途:我偶然听到“做咨询的,有时候需要一句话里得有XX个让对方听不懂的”,猛然自察:我是不是认为用了一些新词、新概念就专业了?我是不是通过掉书袋来推远和大学生的距离,抬高自己呢?从我2013年修改过103遍的“EV简介PPT“来看,概念泡泡有增长趋势。从我用理论而不是事实来“讲道理”的习惯来看,我也有这种倾向。
   知返:也许,使用一些术语并非坏事,但要看对象是谁,真正的专业-是用对方的语言表达好自己。而真正的大师,应该是用最生活化的语言说出大道理。
   2)         “专业=专家”吗?
   迷途:我虽然没有那么迷信专家,但我贪图把自己和EV搞成“专家”,我贪图别人认可我们很专业,但其实真听到别人称自己为专家时又不太舒服。在我把今年苦思冥想的“EV学院版EV简介PPT”发给梁老师后,我收到了这样的回复:“益微”的前进,最大的诱惑和可能的陷阱在于对“专业化”一词的理解和把握。如何把根伸进、保留在大学生群体中,以专业的手段和能力(大面积地)去做“点燃”大学生生命感觉的事情?两者的内在一定有通贯之路,值得花力气、费心血地去探索”。这和梁老师2009年对NGO专业性的主张是一致的(大意):NGO的专业性不是要把自己搞成各个领域的专家,而是体现在围绕目标的资源整合能力,把专业的人、资源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实现行动的联合。
   知返:EV要真心实意地成为和大学生共同成长的小伙伴,围绕大学生(特别是热心支教助学等教育公益的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在所有环节中遵循“for them, by them and with them“的原则。我希望:大学生提起EV的时候,高频词不是“很专业”,而是“很温暖”。
   3)      “专业化=机构化”吗?
   迷途:EV在2012年之初,就提到了要以“志愿精神”为主要动力,就是EV的全职是工作的引擎,动员和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相互协作,创造改变。而2013年,EV在3人全职团队超负荷地实现了很大工作量之后,开始从战略上大幅做减法,这其中也有一种趋势是——寻求更好的全职,做一个不错的“机构”,而减少对志愿者的依赖,或者干脆在工作中能够自己解决地,尽可能不去麻烦志愿者。我感觉这一年,EV和志愿者的粘性在降低,一是没有更多主动地邀请他们,二是没有安排好合适的岗位让他们参与进来,在2013年底开始逐步扭转,目前略有成效。
   知返:通过参加麦田同行计划,这一年对于“让文化看得见,用文化凝聚人”有很多思考和学习,2013年在品牌管理上开始重视,并在2014年,让EV更加开放、更加融入大学生群体,与大学生一起创造一种Enjoy Volunteering的文化来!



二、关于“支教”的认同危机




    [引语]我刚上大学时,总感觉让人听出自己的东北口音是丢人的,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或者京腔说话才够上档次;寒假回到老家,亲戚们和发小儿都说:都听不出来你的东北味了,感觉有点距离了。再回到北京,即使发现没有了乡音,你仍旧不属于这个城市,这种经历和2013年的经历十分相近。
    迷途:大学生假期支教不断被媒体、大学生和NGO工作者所讨论,甚至非议;同时,绝大多数大学生所理解的支教,和EV所主张的往往不一致。另外,“支教”显得不够“高大上”,我不太喜欢别人的印象中EV是一个“吃苦实力派”,而缺乏“青春偶像派”;并且,我觉得如果和大学生支教扯上太多关系,就会冲淡EV背后青年成长的品牌……所以,2013年初的基调就是:努力让EV从大学生支教中抽离出来,从“西部阳光行动”中抽离出来。一是寻找新词去替代支教,比如协作(Facilitation)、艺术教育、教育创新、服务学习……;二是努力用新的使命和逻辑去重新修改EV的简介;三是努力做些和支教无关的事情,试图撑起“青年成长”的品牌,弱化自己的支教出身。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不仅自身的身份认同出现危机,也根本无法去掉自己“支教”的基因(这让我想到迈克尔杰克逊的整容癖好),而且,这种“隐藏”让大学生搞不明白EV想说什么,在做什么。熟悉我们的支持方和朋友也反问:EV不准备做支教了吗?(潜台词是你作别的,我要考虑是否再继续合作)……

    知返:心平基金会的秘书长伍松先生在今年给我很多启示,一次他在给EV的回信中提到(大意)机构的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不断开拓新项目带来发展,另一种是在一个项目上持续改进甚至做到极致,前者吸引力更强,诱惑也多,而后者难能可贵,却更容易出现深度改变,他偏爱后者。这让我有2个新的发现:一是,当我在过去5年坚持在一件事上做深耕之后,我有些倦怠了,所以想换口味。二是,我觉得是时候让EV做横向拓展了,但其实原本的支教一件事还远没有做透。支教仍旧是大学生公益参与的高频选择,而且,规模并没有减少,这的确有其内在的规律,同时,支教的意义和价值往往被喜欢新鲜、刺激的“旁观者”添加了太多成人的“伪逻辑”,我觉得,EV不仅要为大学生支教这群人正名,为这件事情的积极意义正名,更要为参与支教大学生的成长提供理念、方法的陪伴性支持,保障孩子和大学生的双受益。就支教大学生一个群体,就有庞大的需求去做洞察。未来,EV做这一件事情累积起来的培训和行动能力,必将可以举一反三支持到其它青年成长类NGO。

    经历2013年的快步试错之后,EV在已经越来越清晰自己是谁?方向在哪?诱惑在哪?我们将继续长期以支教为核心,以社团支持和骨干培养为着力点,以EV学院的公开课、训练营直接回应“教育公益与青年成长”的议题。EV所有项目组合起来就是“EV学院”,学院以“START学习圈”为教育理论内核,分为:技能课-START公开课、引导力训练营;实践课-暑期支教、雏雁起飞(
www.evlife.org)。



温故知新篇




一、如何“带人”?——支持同事发展
    2013年,我同时寻觅到了2个创业合伙人——广义、果冻,两个人2012年12月份就开始在EV全职实习,毕业后直接留在机构,没有她们俩,难以想象我的2013。在这个过程中,很大的反思在于我把自己搞得比较忙,对他们俩的支持和协作不够,所谓“温故“是回忆我大学毕业在西部阳光的成长路径,所谓”知新“是看到那时候未层意识到的幸福和感恩。
    1.   以身作则
    温故:梁老师和超姐两个人都不是特别喜欢按时按点的“坐班制“,但是梁老师2008年为了带团队,没有例外每天都会提前10分钟到办公室开始工作;超姐为了带新团队,在任何场合她也一定会比约定的时间早10分钟到达。这还包括,在很多细节上的精益求精,不用多说,她们做到了,你别人自然会重视。
   知新:时间只是行为中的一例。作为Leader,你希望员工做到什么,你自己就首先可以做到。这在NGO团队的平等协作文化培养中也是很关键的。2013年参加麦田同行计划邀请DNLC《卓越领导力的五大行为》课程,Jonson让我更加理解,行动比语言更加有力量。
    2.   用心陪伴
    温故:2008年以来,我在西部阳光的每个成长都和 梁、来的一些领导行为有关:
    1)主动问询,同时约定规则。起初2年,我负责的每一次重要的活动,梁老师和来超都会主动询问我的思路、有何困难、需要什么支持、需要做什么样的改进;活动现场,她们俩会分工到现场观察助阵(当然,我会有压力),适时在现场的给予点拨。活动结束后,还会把其它的观察和发现反馈给我,并提出更高的要求。起初,都是她们找我找得多,但她们每次结束之后都会提醒我:记得以后你要主动找我,而不是等我找你。类似的行为有很多,当时的压力却是现在的幸福,若没有那时候的密集观察和对话,我定然没有现在长得快。
    2)关心你整个人,而不只是你做的事。我当然在做事方面有很多挨批评的经历,但我并没有觉得在每次谈话时有所局限,虽然时间紧促时关于工作沟通很多,但现在回想,有很多非正式的用餐环节、休闲时间,我们探讨的话题关于家庭、关于情感、关于困惑、关于时代无所不包,那些都是真实的生活,以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这种真实带来信任,这种开放带来勇气,这种真诚带来更多的创造和认同。如果她们俩只会讲道理,谈工作,我可能早就离开西部阳光,离开这个领域了。
    新知: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会把30%的时间用来支持和协助下属。我在2013年,明显没有足够重视这一部分,更多地是“授权“同时“授责“,而且,最不应该的是自己学得很多很快,没有和团队在同一起点上一起前行。所以,2013年中期暴露的团队摩擦,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我给团队的倾听和陪伴不够,那么2014年,作为创业团队的CEO,我不仅要自己做产品(START学习圈),也要同时腾出时间来发展同事的领导力。而且,大量地非正式沟通,对于一个团队非常关键,绝不容许忽略。而且,EV存在的意义是让每个EV人,都成为一个完整而平衡的人,不是工作狂,也不做英雄,而是活出一种可以幸福外溢的蓬勃生命(Flourish)。

二、七个习惯与青少年教育

    温故:在2008年我担心NGO无法给我足够的职业素养支持时,我的老师和大哥——任伟相继把萨提亚、团队引导、企业培训分享给我,也推荐了史提芬·柯维的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至今,我中英文都已经反复读过5遍,常看常新。2013年11月好朋友Jonson让我知道:七个习惯不仅是企业入职培训中的经典,而且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全球中小学的教育的一个贯穿理念,史蒂芬·柯维还曾专门撰写过一本书《The Leader In Me》(中文《七个习惯教出优秀学生》),介绍七个习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影响力:如何从企业培训、教师培训,逐步成为一些校长办学的指导原则,以及最终带给人的惊喜不断。他的儿子肖恩·柯维,也陆续写给青少年《快乐儿童的七个习惯》《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青少年的六个决定》系列书籍。七个习惯在中小学教育已经取得不小的成功,那么支教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带给乡村儿童的课程内容当然可以用七个习惯做一个整合。
    知新:七个习惯是成体系的理念和工具,是为人处世的一些基本习惯。它启发我提出“做自己的主人,做他人的伙伴(Independent&Interdependent)”成长目标;它让我对引导者“保持中立、相信过程”的理解到了一个很深的程度;它让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内容和载体,可以一个和大学生共同阅读、共同实践。其实,和大学生在协作中学习和实践的理念很多人都有,但都苦于找到一本既能塑造个性、又能形成共鸣的载体不太容易,我认为,七个习惯的教育应用是我2013年末一个惊喜发现,我并非要盲目鼓吹七个习惯,而是它太适合我,也太适合EV啦。

    一不小心,写了好多,2014,虚岁三十,并不缩减梦想,路是走出来了,历史是写出来的,每年一篇总结,满满地,我会一直写下去!

    感恩这一年给我生命带来支持那些人,祝福各位!
     (非常感恩真的读到了这里,请您留言,让我可以直接致谢!)
                          (2014/1/4   写于阜成门外  2014/1/5修改)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钦佩一个机构负责人能够这样客观的面对自己的失误,并且详细地分析原因。这是我要学习的~~
发表于 2014-1-5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凳  学习中
发表于 2014-1-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学习中!
发表于 2014-1-6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需要学习
发表于 2014-1-7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深度,转到新浪微刊了!

发个链接:http://kan.weibo.com/kan/3491911252790583
发表于 2014-1-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刻了
学习
发表于 2014-1-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找到自身的弱点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15 16:37 , Processed in 0.0720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