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30|回复: 5

现代公益的基本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4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益首先是一个名词,指服务“公共利益”的行为和事业。公益事业的核心建设力量是义工和社工。公益有慈善、社会服务、环保、教育、文化遗产、生活方式建设等很多的领域。
     公益也是一个形容词,作“对公有益”解。从这个角度讲,公益包含的概念可以很宽泛。行为本身不全是一般意义上的公益,并不纯粹,但是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这样的行为也可以划入广义的公益范畴。个人修养良好,业余爱好、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健康、向上,能树立身教的好榜样,传递正能量,影响其他人,那么这也和公益相关。
     公益是一种文化精神,应贯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有公益性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经营模式、发展模式、社会关系、社会机制、文化体系,也属于广义的公益范畴。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去私存公。中国文化的四大家,如儒家的民胞物与、天下为公,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道家的和合共生、损有余而补不足,佛家的无我利他、普度众生,其基本价值观都是公益性的,和近代西方曾流行的强调丛林法则、强调斗争的价值观形成显著反差。
    公益不仅是单方面奉献,做公益利人也利己。从哲学层面讲是如此,从实践层面来讲也是如此。把公益二字拆开,公作副词,益作动词,公可以作“共”或“互”讲,益作“受益”、“利益”讲,那么公益就是共益、互益,共同受益,互相利益。进而言之,公益就是人我共益,天人共益。是以参与公益不能看作道德问题,而应该看作义务和责任,甚至是一种自救。
    公益重在公众参与。益字可以作“增加”理解,公益事业需要社会大众添砖加瓦,需要各界有效协作。另一方面,是不是参与公益要尊重公众的主观意愿,现在社会上的某些做法,如行政摊派、逼捐,都是和现代公益理念背道而驰的。
    现代公益提倡公不废私。私也是公的一部分,集众私就是公,大公就是成就众人之私。因此为“公”未必要牺牲“私”,做公益当量力而行,可持续发展,不提倡过于无私的奉献,义工和社工的基本生活和权益应该得到保障。
    公益和道德不同,公益重视发心——“公”,但更着眼实际成效——“益”。公益要求有技术含量,大多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团体行为,不仅强调个人的道德进步,更强调群体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和个人积德行善存在很大差别。
    公益是一个社会概念,某些事情是否合于公益,应站在社会的全局考量,而不是就事论事。就事论事,有的事情本身是好事,但越俎代庖了,或者转移了社会矛盾,这就是不“公益”的了。
    公益事业离不开公共团体建设。公共团体建设不仅利于公益本身的发展,对国民公共意识的养成和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意义也极为重大。
    公益事业离不开政府的倡导和配合,但公益事业的主体在民间。资中筠先生说:“公益和慈善天然是民间的事情。”“如果政府投身慈善活动,本质上应属改善民生的福利政策,而非慈善。”
    公益事业从本质上来讲是社会教育事业。“公”字当公众解,“益”字当进益、进步讲,那么公益可以说就是公众一起进步的意思。公益的核心在改变人、提升人。改变人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的人多了,就是在改变社会。这是公益发展的基本思路。
    公益的意义不仅在公益事业和项目本身。公益对改善社会风气,转变大众观念,训练国民的公共生活能力,弥合阶层和行业、社群隔阂,促进文化重建和社会进步,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公益对现代社会绝非可有可无,而应是全民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宏大事业。
    公益也是全球性的大事业。当今时代许多社会问题都是全球性的,治理危机要求要各国各界普遍参与。我国义工除了关注国内公益,未来更需要有国际性的大视野,加强跨国交流,与各国义工携手共进,为建设和谐世界不懈努力。
发表于 2014-7-14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4-7-14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学习中进步。
发表于 2014-7-14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帖子  只有了解更多才更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
发表于 2014-7-14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看楼主的理论帖,很专业!
发表于 2014-7-15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的东西值得学习,占位了慢慢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5-1-19 13:08 , Processed in 0.0726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