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27|回复: 0

2011.10.12 武汉晚报导麦田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麦田秘书处 于 2011-10-13 10:24 编辑

平时,他们是老板、老师、大学生……活动时,他们都叫“麦田计划志愿者”。他们利用休息时间,走进深山,给这里的贫困孩子们送去募集来的资金和生活用品。


麦田计划
在深山里播撒希望



失去母亲的小女孩杨亚丽,认真阅读志愿者送来的新图书。


参加本次活动的全体志愿者。


帮助孩子,志愿者吃饭住宿实行AA制


  “麦田计划”成立于 2005 年 6 月16日。因为被大山、被那些渴望读书的孩子所感动,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莫凡在国内发起“麦田计划”。

  “麦田计划”致力于为贫困山区中小学生提供读书资助、兴建校舍、成立图书室等项目。至今,他们已经在北京、上海、南京、湖北等多个省份和地区建立起麦田团队。

  “麦田”帮助孩子的方式很简单,也很实用:

  第一步:每年,各分会的志愿者都会到一些贫困山区,在当地“麦田”志愿者和政府的帮助下,探访寻找急需帮助的孩子,了解他们的资料,并将这些孩子的信息放在“麦田”网站上,让资助人认领各自想资助的对象。

  第二步:资助人认领孩子后,会将孩子读书所需的现金或实物打入麦田基金会。志愿者再利用休息时间,到此前探访的地方,将现金直接给孩子。他们会全程拍照,寄给资助人,保证资助人每一分钱都用在孩子身上。

  除了给孩子们现金,他们还会携带一些生活必需品,现场发放。在有些地方,他们还和学校合作,兴建图书室,给孩子们提供资助人提供的各种图书。

  “我们的性质,就是在孩子和资助人之间,架起一道桥梁。通过我们的劳动,让资助人的钱直接到达孩子们的手上。”海达如此解释自己的工作。

  由于孩子数量有限,事实上不少志愿者在探访的时候,就提前“开后门”——自己做了资助人。按照统一安排,小学的孩子每年600元,初中孩子每年700元,高中每年2000元。部分志愿者本身经济条件就很好,有的一个人认领几个孩子。以至于到集中认领的时候,网上出现“抢孩子”的现象。

  当然,志愿者们的劳动不但没有报酬,他们还得花费自己的时间和财力。探访和发放资金所需的路费、食宿等一切费用,全部都是AA制。甚至每次吃饭,都在饭后平均计算,现场凑钱给餐馆老板。

  “麦田”其乐

  做“麦田”,无名无利还花时间,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做?

  第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是英山县商务局副局长余智。他说:“几年前,走在武汉的大街上,我觉得自己是个外乡人。现在,我走在武汉,随时都可以找到麦田的朋友,大家像一家人,很开心。”

  今年34岁的余智几年前还是英山温泉小学的一位老师,“麦田”创立不久,他就成了英山点的联络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每年都有一大批贫困孩子在坚持学业。也正因为如此,他在2007年被评为“感动英山十大人物”之一。一年后,他又因为“麦田行动”被团省委评为“湖北省十佳志愿者”。

  作为一家外企的项目负责人,海达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选择麦田,等于给自己找了一块心灵净土。在这里,所有人都很快乐。”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们的做法,其实只要看到我们帮助的孩子清澈的眼睛、淳朴的笑容,这些就足够了。”海达说。

  【他们是一帮身份各异的人,有老板、员工,还有老师、大学生、家长,有政府官员、普通市民……可是,每当走进深山,面对深山里的贫困孩子时,他们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麦田计划志愿者”。在深山里的学校,他们把募集来的助学金和学习用品,一一交给最贫困的孩子。

  他们,不需要任何经济回报,也不愿意留下真实姓名。

  9月26日,本报记者和麦田计划志愿者一起,走进湖北英山的几个贫困学校,见证了他们播撒爱的一天。】

  “麦田”其人

  “麦田计划”志愿者中,记者首先认识的是湖北分社核心成员之一的小柔,她的现实身份是青山区某中学的校医。

  两年前,小柔想资助几个贫困学生,她因此知道了“麦田计划”。小柔的丈夫在武汉开了一家医院,家庭经济很宽裕。

  通过“麦田计划”的网站,小柔资助了3个云南的孩子。

  两年多来,小柔一共资助了9个孩子,她也成了“麦田”的“粉丝”。

  经常到大山深处资助孩子,她原来开的天籁轿车在山路上磕磕绊绊,十分不便。去年,她干脆买了一辆越野车,专门用于进山活动。

  小柔所在的“麦田”湖北分社,还有4个核心团队成员。其中,海达是团长,江苏人,光谷一家外企的项目负责人。

  4年前,海达到武汉上班,很快被“麦田”吸引住了。他狂热地加入了该团队,在他的带动下,上大学的女儿、公司里的同事都成了“麦田”的志愿者。

  这5个核心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家庭。只有在休息之余,他们才在网上凑在一起,商量下一步该如何工作。

  当然,其他的“麦田”志愿者也和他们一样,要么是上班族,要么是学生,要么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没有专门的办公室,所有的交流都在网上完成。

  来自杭州、广东的志愿者正在登记发放助学金。

  志愿者给孩子们发放学习和生活用品。

  学习用品成为孩子们的“香饽饽”

  “600元钱,对有些人可能还不够一顿饭,但我们的孩子可以保证半年的早餐和中餐。”这是湖北省英山县陶河中学政教主任说的话。

  9月26日,武汉“麦田”的志愿者奔赴英山县,给几个乡镇的孩子现场发放“麦田”资助金。随行的二十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被分为几个小组,记者和海达一起前往陶河。

  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几个小时,终于达到陶河中学。这里的孩子事先都得知了消息,车还未停稳。他们就一拥而上,拉住几个认识的志愿者,吵着嚷着往楼上带。他们的父母,也笑呵呵地帮忙从车里向外抬东西。

  这个发放点有初中生,也有小学生。在教室坐定后,按照名单排序,志愿者们将现金一个个交给孩子们或他们的家长。除了现金,志愿者还带来了大量如洗发水、衣服、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生活用品,这些物品也很快成了孩子们手里的“香饽饽”。

  刘振时是此次发放对象的家长之一,这个早年当过兵的中年人几年前被检查出鼻咽癌,家里所有的钱都用于治病。从去年开始,麦田计划将他的儿子刘铭列为资助对象。今年,他特意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这些素不相识的志愿者:你们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善美,感谢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天使!

  发送完了钱,志愿者们准备离开。这时,孩子们却拿出一封封感谢信,请求志愿者们带到城里邮寄。11岁的女孩杨亚丽今年上5年级,她的资助人是武汉的一对夫妇。在信中她写道:我的妈妈今年因病去世了,只能和爸爸生活在一起。虽然从没有见过您,我希望您就是我妈妈!

  【记者手记】

  寻找心灵的净土

  此前,我对“麦田”基本持怀疑态度:不留名,不为利,他们是靠什么坚持下去的?

  一路上,当这些来自祖国各地、彼此都不认识的志愿者们在一起亲密无间的交流时;当山里的贫困孩子见到他们,像见到多年不见的爸爸妈妈一样时;当他们看到孩子们的感谢信,泪眼婆娑时,我的问题有了答案:他们是在寻找各自的心灵净土。

  一位来自佛山的打工妹,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赶到武汉,就是为了赶上这次活动;一位曾受过“麦田”资助的广东打工妹,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专程请假回来,给孩子们发放钱物……

  正如海达所说,现实社会,我们有太多的羁绊,生活太累,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彻底放松,感到快乐。


原文链接:http://cjmp.cnhan.com/whwb/html/2011-10/12/content_4902942.htm(特别报道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4-28 13:13 , Processed in 0.0701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