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回复: 0

心藏行动---高原儿童兴趣发展与阅读空间项目(第1期和第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5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缘起
微信图片_20251015083313_282_176.jpg
源于今年年初,藏区一线志愿者华布老师的一次提议。作为当地的高中老师,他敏锐地发现,课外拓展资源的缺失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一块空白,而系统的阅读学习更是这片空白中亟待填补的部分。
为了给藏区的孩子们搭建一个能深入探索知识、深化学习体验的平台,帮助他们跳出课本局限、拓宽认知边界,华布老师主动提出开办阅读课的想法。这一想法最终落地,成为了高原儿童兴趣发展与阅读空间项目的起点。
02
项目背景
本项目旨在解决藏地高原地区教育资源匮乏、阅读习惯缺失和兴趣发展受限的问题。该地区无图书馆,学生借阅困难,阅读氛围不足,难以培养阅读习惯。乡村与城市教育资源差距显著,假期尤为突出,通过打造阅读空间和兴趣活动可弥补差距;同时,助力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培养创新思维。
麦田在中国首个且唯一的藏区资助点,是目前麦田所维护的海拔最高的项目点。活动中心的图书室,是目前全乡唯一的、且藏书最多的图书室,现有藏书4062册,其中:中文3527册、藏文541册。基于项目点现有资源,通过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锻炼表达能力和提升写作能力,从而解决地区特有的社会问题。
03
项目实施方案
1.阅读活动与资源利用:聚焦寒暑假定期在色达项目点学习的约60名学生,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年度累计不少于10次。
2.经验嫁接与能力传承:邀请北京团队召集人--大雁儿作为第1期阅读分享会的带读导师,将城市成熟的授课模式引入高原地区,让当地一线志愿者老师和孩子们接触到更为先进和多元的阅读理念与方法。
3.教学模板标准化指引落地:编辑《课程模板》(老师版)和《阅读引导手册》(学生版),为当地教师提供标准化的教学流程与技巧指南,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思考框架。
4. 构建自主管理机制:编制并印制《图书室的约定》、《成长积分奖励机制》和《积分手册》,由学生主体参与,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5.人才培育迭代:通过自荐的形式,培养2名图书管理员和5名“伴读小志愿者”,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
6.成果展示与影响力拓展:项目执行期末,拟链接麦田北京团队的资源,在公众号“文心学社”板块,策划发布一期学生优秀阅读心得专题推文。精选10篇以上原创阅读感悟、读书笔记,展示项目成果。  

课程模板(老师版)
图片1.png
阅读引导手册(学生版)
图片2.png
图书室的约定

图片3.png
成长积分奖励机制
图片4.png
积分手册
图片5.png
奖品展示柜
图片6.png

阅读分享会|第1期
○活动时间:2025年8月7日
○授课讲师:北京-大雁儿
○参与学生人数:40人
○活动内容:借助项目暑假回访的契机,邀请了北京麦田召集人-大雁儿开启了阅读分享会的第1期活动。以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的《草船借箭》为切入点,大雁儿不仅带学员们重温课文里诸葛亮的智慧谋略,还结合生动案例拓展历史背景,引导大家分享对“智慧”“合作”的理解。现场学生们踊跃发言,从课本故事聊到生活小事,让阅读不再是单向输入,更成了思想碰撞、彼此启发的温暖时刻。
课后,大雁儿老师布置了《读后感》作业,鼓励学员们将分享会上的所思所感落于笔端。同步分享几篇优秀作业,麦田为优秀学生准备了专属奖品,以此激励更多孩子在阅读与思考中持续成长。
优秀作品分享

1
还忠
作文/读书心得
《草船借箭》读后感
    读完《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后,这种感受愈发强烈。诸葛亮仅凭天文预测和几艘草船,就轻松"借"到了十万支箭,这不仅是智谋的胜利,更是勇气的展现.
    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故意习难,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然而,诸葛亮却自信满满地承诺只需三天.面对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观察天象,利用大雾天气,巧妙布置草船,以假乱直.从曹操那里"措(借)"来了箭矢(支)。
这个故事中,最让我触动的是诸葛亮的从容不迫和自信满满.这让让我相(想)起了自己的一次小挑战.那次学校组织科学小制作比赛。
    《草船借箭》不仅让我领略了诸蒙葛亮的智勇双全,更让我明白了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冷静,敢于挑战,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像诸葛亮那样,做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2025年8月
                                       第一次阅读分享
2
昂洛
作文/读书心得
《草船借箭》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罗贵中。最近,我读了《三国

寅义>>中《草船借箭》这一章书(节),看院(完)这一章后,我既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又佩服他顾全大局,不畏惧他人的性格。

文章主要讲了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在十天内赶制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选(做)好,并立下了军是士和草把子。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时,大雾漫天,江对面看不清人.诸葛亮便下令让军土擂鼓呐喊,曹操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返回。这时曹操才知道上了当、想追也来不及了.十万多支箭被诸葛亮"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自叹不知(如)。

我敬佩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我也敬佩他为天下的黎民百姓.放弃了平静的田园生活,毅然的身于动荡混(乱)的局势之中,我还敬佩他的大公无私.为了汉室江山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总而言之.我们要像诸葛亮那样专心钻研,仔细思考,更重要的是要像他那样虚心,心胸宽广.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早日成才,将来为祖国作出贡献。

                                     2025年8月
                                    第一次阅读分享
3
金忠
作文/读书心得
《草船借箭》读后感

    《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所折服,同时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故事中,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企图以此陷害他。然而,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地(的)立下军令状,只需三天.他巧妙地(的)利用大雾天气,佯装进攻曹军水寨,曹军因雾大不敢贸然不敢出击,只得万箭齐发.就这样,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便借到了十万余支箭,成功完成任务,让周瑜自叹不如。
    诸葛亮的智慧令人赞叹不已.他准确到三天后必有大雾,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启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观察.积累知识,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诀问题的能力。
    同时,周瑜的狭隘心胸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他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不惜设计陷害,最终却弄巧成拙,让我明白了与其嫉妒他人,不如以他人为榜样。
                                          2025年8月
                                       第一次阅读分享

备注:学生作品为手写稿,由麦田志愿者编辑成word文档发布,括号内空为纠错处。
活动花絮


图片8.png 图片7.png 图片9.png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阅读分享会|第2期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4日
○授课讲师:华布、曲珍
○参与学生人数:46人
○活动内容:本期共读篇目节选自《孔乙己》,活动过程沿用第1期北京团队召集人——大雁儿的授课模式,选用“手印思维导图”教学法,以手掌轮廓为载体,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及人物分析等内容以分支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梳理文本逻辑;同时结合小组合作创作,让学生在手掌画的不同区域标注故事要素与个人见解,直观且趣味地完成对文本的深度解构。
学生在互动讨论环节积极发言,主动分享对孔乙己人物命运的思考;课后均认真完成《读后感》习作。该项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有效锻炼了其文学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优秀作品分享

1
彭拉
作文/读书心得
《孔己己》读后感

读完《孔乙己》,心中满是说不出的憋闷.那个站在咸享酒店柜台前,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的读书人,像一根细刺,扎在心里拔不掉。

孔己已是可悲的,他苦读圣贤书,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既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又没力气谋生,只能靠偷书换口饭吃。最让人心酸的是---这尴尬的处境,像一面境(镜)子,照出了封建教育对人的异化,也照出了世人的冷漠.掌柜和酒客把他的狼狈当笑料,孩子们围着他要茴香豆时的天真,更反衬出他的孤独无依。

他到死都没明白,不是"苟"字的四种写法困住了他,而是那套僵化的思想,他成了时代的“多余人”,如今再读这篇文章,依然能感受到鲁迅笔尖的温度----他写的不只是孔乙己一个人,更是那此(些)被旧制度吞噬,却连反抗都不知如何开始的灵魂。它提醒我们:不要被无形的"长衫"束缚,更不要用偏见和嘲笑对待待困境中的人,每人(个)时代都可能有"孔乙己",而真正的进步,是让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能拥有尊严和出路。

202510.04
第二次阅读分享会
2
彭穷
作文/读书心得
《孔己己》读后感

读完《孔乙己》,我心里满是说不出的难受.那个穿着破旧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让我明白"读"书

如果只学死知识,不懂得变通,有多可悲。孔乙己总说“苟”字有四种方法,可这又有什么用呢?他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还总被酒馆里的人嘲笑.最让我心疼的是.他明明过的得很落魄,却还要端着读书人的架子,不肯放下身段找份实在的话计。直到最后被打断腿,再也没出现在咸享酒店,也没人真正关心他的去向。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学习不是为了装子.摆架子,而是要让自己有能力面对生活。如果像孔乙己那样,只会死己(记)硬背,跟不上现实,最终会被生活抛弃.我们现在读书,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可不能做第二个"孔乙己"。


202510.04
第二次阅读分享会
3
甲瓦吉
作文/读书心得
《孔己己》读后感

合上《孔乙己》,那个站在咸享酒店柜台前的落魄身影总挥之不去.他是唯一穿长衫却站着喝酒的人,满口"之乎者也"却连茴香豆的"茴"字四种写法都要较真,这般矛盾恰恰戳中了封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悲哀。

孔乙己不是恶人,他会孩子分茴香豆,也从不愿拖欠酒钱,可迂腐的思想让他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最终落得被打断腿。

消失在寒冬里的结局.鲁迅笔下的他,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人,而是无数被旧制度吞噬失去生存能力的知识分子缩影。

这篇短文没有激烈的批判,却用冷峻的文字让我们看见:当知识论为空洞的符号,当尊严只剩下虚假的体面,个体的命运只会走向可悲的深渊。

如今再读,孔乙己更像一面镜子.它提醒我们,别被固有的标签束缚,更别让"放不下的架子",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笼.真正的体面,从不是装出来的身份,而是能直面生活的勇气。


2025.10.04
第二次阅续分享会
4
金忠
作文/读书心得
《孔己己》读后感

翻开《孔乙己》,咸享酒店的酒香与笑声扑面而来,可藏在笑声背后的是:刺骨的悲凉.孔乙己总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这是作为"读书人"最后的体面,那怕站在短衣帮中间,也要用"之乎者也"维持清高,连茴香豆"茴"字四种写法,都要郑重地教给小伙计。

他的尊严,在众人的哄笑中被反复中践踏.偷书被打;没钱买酒,只能赊账,可掌柜记挂的从来不是他的死活,而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的悲剧从不是个人的懒惰,而是封建教育的"牺牲品";读了书却没学会谋生,被"读书人"的身份捆住手脚,即融不进上层社会,又放不下身段与短衣帮力伍,最终只能在社会的缝隙里争扎。

当最后一次被打折腿、消失在寒风中时,没人追问他的去向,这个曾执着于“体面”的人,连死亡都悄无声息。如今再读,才懂鲁迅写的不只是一个人,更是一个时代的困境,它提醒我们,别被无形的"长衫"困住脚步,更别用嘲笑对待困境中的人,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应该拥有尊严与出路。


2025.10.04
第二次阅读分享会
5
其加
作文/读书心得
《孔己己》读后感

初读《孔乙己》,是在课事上,那时候只是觉得孔乙己这个人物很可笑,如今再续,心里却满是悲凉。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窘迫,与那些短衣帮一样属于穷苦阶层;可他又不愿意脱下那象征着读书人的长衫,这表明他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自尊,始终放不不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与体力劳动着为伍。这种矛盾的身份,注定了他在那个社会里的尴尬处境.

他满口之乎者也,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科举上,然而命运却对他如此残酷,他没有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又没有谋生技能,只能穷困缭倒。为了生存他甚至去偷书,被人抓住后"还百般抵赖,“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村人的事,能算偷么?这种自欺欺人的话语,让人觉得既可笑又可悲。


2025.10.04
第二2次阅读分享会
6
萨措
作文/读书心得
《孔己己》读后感

鲁迅的《孔乙己》很短,却像一根细针,轻轻一扎就流出时代的脓血.咸享酒店里,那个穿长衫却站着喝酒的人,成了永远的符号!

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却舍不得脱,那是他"读书人"身份的最后遮羞布,哪怕连茴香豆都要数着分给孩子,也要用"之乎者也"装出清高。

他的一生都在"体面"与"生存"间撕扯.偷书被打,遍(便)要辩‘窃书不能算偷’不是嘴硬,是想守住读书人的最后一点尊严,没钱赊账,却从不说穷,是不肯承认自己早已跌进底层,

可周围的人,只把他当笑料,掌柜记着他欠的十九个钱,酒客拿他的狼狈取乐,连小伙计都觉得他"讨谦"。没人看见他眼底的绝望,只当他是个荒唐的小丑。直到他被打断腿,用手撑着走路再来赊酒,笑声才钟(终)于淡了些,后来他再也没出现过,掌柜最后念叨的依旧是那笔还的账。孔乙己的悲剧从不是他个人的错,是封建教育把人教成“四不像”---读了书却不会谋生,守着身份却无立足之地,最终被时代碾得粉碎。


                                          第二次阅读分享会
                                           2025年10月4日

备注:学生作品为手写稿,由麦田志愿者编辑成word文档发布,括号内空为纠错处。
活动花絮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图片15.png 图片14.png

微信图片_20251015083314_283_17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5-10-15 23:09 , Processed in 0.06854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