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90|回复: 1

向阳人家----记10月21日郧阳区南化塘走访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5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叶红 于 2025-4-17 08:53 编辑

2023年10月21日我参加了麦田计划十堰团队在郧阳区南化塘中心小学困难家庭孩子走访活动。

我们四个人组成一个走访小组,走访了三个不同状况的困难家庭,其中一个孩子的家庭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这个孩子就是小启。

到小启家走访时,已经12点了,我们辗转了好久,打了几次电话,才找到他们村子。我们走进他们村时,12岁的小启已经在路边候着了。

在小启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到达他们的家。房子坐落在山脚下,十分向阳,太阳把他们的房屋四周和道场照得明明亮亮,门前地上摊晒着两大块已经剔好的玉米粒。一边是金黄饱满的玉米粒,一边儿是有些瘪瘪的,有些微微发黑的玉米粒。一看就知道主人家是过日子的人,好粮食,坏粮食都分开晾晒。

小启的爷爷,爸爸,妈妈都站在外面等我们,一见我们来,都微笑地招呼我们,或看着我们。

小启的妈,不说话,很快躲进厨房再也没出来。

小启爸爸梗着脖子,始终在笑着跟我们打招呼,说话。

小启和爷爷忙里忙外的,进屋给我们挪凳子。老师向家长介绍了我们,我们也简短说明了我们此次走访的意义,并要求他们提供一下户口本。

户口本很快找来了,同伴小妖开始拍照,我坐下来,开始跟他们交谈。爷爷还在忙忙碌碌,爸爸立在房间中间,仍然咧嘴笑看着我们。

我扭头仔细打量着小启的爸爸,发现他的脖子是歪的,所以老是梗着脖子。他的脸一边抽搐向上提很高,一边脸向下趿拉。双腿一边长,一边短,导致他站着,感觉就像靠着树一样。身上穿着不合体的细格子西服,还算干净整洁。

他的身体和外貌与常人有很大的突兀感,但他脸上始终挂着笑,看上去并不觉得狰狞可怕。后来,听小启爷爷介绍,小启爸爸是小时候生病,打针打坏,才成这样的。

本来我是打算向他爸爸了解家庭情况的,谁知,小启爸爸好多东西都说不清楚。小启爸爸朝房间喊了一声,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从房间出来,听爸爸介绍,才知道这是小启的二姐。二姐已上职业学校高三,大姐在十堰城区上大学三年级,9月份已经开始实习了。

小启二姐从房间里出来后,爸爸不知给女孩说了句啥,我没听清。只见女孩听了后,立马打趣爸爸,笑他不会说。爸爸不好意思地大笑起来。女孩也看着爸爸一直笑。

两个人对话始终笑嘻嘻的,像好朋友在相互开玩笑的那种。你看着我笑,我看着你笑,特别温馨和谐,看上去,就知道他们之间,平时感情一定很好。

我开始问女孩家里的一些情况,女孩对家务事也是说不出来,喊来爷爷。爷爷挪过一把凳子,坐在我侧面,我开始和爷爷交谈,了解他们家的情况。

爷爷脸上挂着笑,是个干瘦干瘦的老头,穿了一件蓝色体恤衫,干干净净的。坐在我面前淡定从容,没有山里人那种局促和紧张。

我:爷爷,看户口本知道你今年有75岁了。身体怎么样?

爷爷笑着说:唉,人老了,难免身体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去医院检查过吗?长期吃药吗?

爷爷:我们这山里人检查啥呀,不舒服去卫生室开点药吃,就行了。我常年胃药不断。

我:那你长年吃药,大概要花多少钱?

爷爷:没算过。我想想。

爷爷开始沉思,手指在一动一动的算,算完告诉我:我的药费一年大概1000元就够了。

我:爷爷,我刚进屋,看见你左边屋子里有两个蓝色的大圆筒,那是什么呀?

爷爷:那是装粮食的,里面装的麦子。

我:是今年新收的麦子吗?你们平时谁种地呀?你们粮食卖吗?

爷爷:都是我种地,他爸不打工的时候,也帮忙种地。我们家粮食不卖,能把六口人的粮食保住就不错了。

我:小启妈妈不帮忙种地吗?

爷爷淡淡一笑说:她呀,什么都不会。是个傻子。

我:那她在家可以帮你们做饭吗?

爷爷又笑着说:不行,她不会做饭。我们做好饭,喊她吃饭,她知道吃,其他啥事都不知道。

我:爷爷,你们家三个孩子读书,钱从哪儿来啊?

爷爷始终保持着微笑,平静地说:他爸这样,不能到外地打工,就在镇上找点活做,一年也能挣个两万多块钱。政府给我们家庭有低保。

我:爸爸妈妈这种情况,有残疾证吗?

爷爷:他妈妈有,爸爸没有。

我:能把残疾证给我们看看,让我们拍个照片吗?

爷爷起身给我们找残疾证,我抓紧时间问小启的学习情况。麦友明月又给小启量身高,称体重。

通过跟小启的聊天儿,我知道小启的学习成绩,目前在班上是中等稍稍偏下。小启平时的学习,就是靠两个姐姐监督。可两个姐姐都长期住校,监督辅导有限。他回到家,也会看书,写作业。最喜欢的一本开外书是《十万个为什么》,他的业余爱好就是打篮球。他的理想是将来长大当个老师。我们对他加以引导,告诉他想到老师,第一步就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当上老师。小启懂事地点点头。

跟小启正聊着,爷爷从房间找来小启妈妈的残疾证,一看才知道,小启妈妈的呆傻,达到了二级残疾。

我继续接着跟爷爷聊天儿。

我:爷爷,这个二级残废有补贴或救助吗?

爷爷:嗯,这个没有,我们只有低保。

我:那你们一年的低保是多少钱?

爷爷低头想了一下,抬头说道:一年的低保加起来大概在6500左右。

我:那家里除了爸爸打工和这点低保收入,你们还有其他收入吗?比如你们养猪,养鸡了吗?

爷爷:没有养猪,养了几只鸡。一年可以卖点儿鸡蛋,

我:鸡蛋一年能卖多少钱呢?

爷爷:大概两三百吧。

我:爷爷,刚听说你大孙女儿在十堰上大学,你知道上什么大学吗?

爷爷:我记不住她大学的名字。

我扭头看向爸爸,爸爸也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上的什么大学,我又看一下他们的二女儿。二女儿说她的大学名字有点儿长,我们也没记住。

我:爷爷那你大孙女儿在十堰上大学,你每月给他多少生活费呀?

爷爷:十堰市城市大啊。知道那里生活高,我们可是给的多呀,每月给她500元生活费。
爷爷说这话时,伸出一个手掌,五指分得开开的,语气有些自豪和好大一笔钱的样子。接着说道:这个老二在县城里读书,每月的生活费是400元。

我听他爷爷说每月给的“可是多时”,我心里开始疑惑,高额生活费从哪里来?结果说出一月500元生活费的时候,我非常惊愕。

因为我知道在我们十堰这个城市里,大学生普遍的月生活费是1500块钱左右。而她的孙女一月500元生活费,在这样的家庭算是很高了,我真不知道孩子是怎么过的。我心里震惊,酸楚,面上却装作云淡风轻,不加任何评价。继续和爷爷攀谈。

我:爷爷你们平时买菜买粮,买衣服吗?

爷爷:粮食不买,菜要买一些。衣服没买过,都是别人送的。

我:爷爷,你们这房子盖了多久了?

爷爷:有20年了。

我:盖房子欠款了吗?

爷爷:欠了贷款3万元。

我:20年前贷的3万,一直没还吗?

爷爷抬起一只手,绕到头顶,挠挠头,羞惭地说:哎,这多年,孩子要上学,养活好一家人就不错了,哪有钱还债!

我:除了盖房时欠的债,这几年又增加欠债了吗?

爷爷:没有,只欠贷款3万。好在,大孙女最近开始实习了,听说实习有1800元工资。

我向爷爷又了解了一些他们家里一些零零碎碎的基本情况,在我了解的过程中,爷爷脸上始终挂着笑。跟我说话时,没有一句抱怨,没有一句牢骚,更没有哀叹,没有自怜自艾的表现。爸爸站在一边,咧着嘴,笑看着我们。

我们了解的情况基本差不多了,我们要告辞了,提议给他们全家照一个合影。小启和他爸爸,爷爷立马站好准备照相。

小启二姐这时跑进厨房,把她妈妈搂着肩膀拉出来。两个人站在三人后边,脸上笑嘻嘻的。

小启妈妈有些不会站,脸侧向另外一边了。二姐用手搂了一下妈妈肩膀,把妈妈往自己身边拉,小启妈妈立马侧了一下身,和二姐紧紧挨着,妈妈咧嘴大笑,二姐也大笑。两个人都笑得十分开心。

一家五口人站在一起照相,都绽开了笑容,自然,温和,平静。看上去特别温馨和睦。如果看照片,绝对不会发现家里人有什么困苦。
短暂的走访结束了,这家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其乐融融,幸福温暖。我们一行四人都为这家人的乐观,坚强,祥和,友爱所感染。最为难得的是,父母虽有严重的残疾,但孩子们对父母都很和蔼尊敬。

我们正准备开车离开,小启飞快地跑进房间,拿来几个柿子,迅速地在道场边的水管冲洗一遍,然后追到我们车前,热情地塞给我们。我们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心意。
我们开车走了,从后视镜里看到小启的爷爷,爸爸,还有小启和姐姐,都站在道场边,目送着我们,一家人脸上都保持着淡淡的笑容。

正午时刻,阳光更加耀眼了,照得他们家屋顶,四周地上都洒满了明亮亮的光芒。和许多家相比,小启家庭条件虽然困苦,可他们有一颗向着阳光大道奔跑的心。
心若向阳,一切皆会温暖。
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5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红 于 2023-10-25 19:21 编辑


我们走访小组成员:
左起叶枫,涵小妖,酒窝,明月夜归客
2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5-4-24 03:39 , Processed in 0.0771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