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284|回复: 6

第二届召集人培训总结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麦客中心 于 2016-4-22 16:42 编辑

第二届召集人培训总结帖
开开

一、本期培训学员反馈(满分5分,一共收到30份反馈)
1、总体课程设计,平均分:3.37
2、住宿安排,平均分:3.53
3、三餐安排,平均分:4.1
4、其他后勤安排,平均分:4.17
5、时间安排,平均分:3
6、9号(周六)白天的课程,平均分:3.5
7、9号晚“参与式的价值”课程,平均分:3.13
8、9号晚“财务风险培训”课程,平均分:3.57
9、10号白天的课程,平均分:3.37
10、10号晚“麦田战略规划梳理”茶话会,平均分:3.3
11、11号上午“麦田公约”环节,平均分:3.67
12、11号上午“开放空间”环节,平均分:3.53
13、本次培训导师--JOJO,平均分:3.9
14、本次培训分享者--Heaven,平均分:2.97
15、本次培训分享者--朱健刚老师,平均分:3.63
16、本次培训协作者--种子,平均分:4.17
17、本次培训协作者--开开,平均分:4.43
18、学员给自己这几天的学习态度打分,平均分:3.67
19、学员给自己这几天的学习效果打分,平均分:3.3


二、培训总结

本期的培训学员共35人,各分社召集人13人,管理小组核心成员14人,专职兼职8人。机构参访报名25人,最后参加14人。

在本次培训过程中,麦客中心和老师都收到了许多学员给予我们工作的反馈,这些建议对麦田的培训来说非常的珍贵,也引发我们重新思考两年多以来麦田培训工作的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不专业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共同寻找最合适麦田的志愿者培训方式。


(一)关于课程设计与学员需求
1、一个培训内容并不能适合所有人。

影响本次培训效果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本次培训主题的内容和难度和部分的学员不匹配。首先,为召集人设计的培训,但召集人只占学员比例的三分之一左右;其次,不同的学员对公益、麦田、志愿者管理的理解和认识都处于不同的阶段,学员的学习基础差距大,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的需求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很多学员反馈的时候提到“精准培训”这个词。这提醒了我们,在以后的线下培训报名阶段,协作者应该除了通过报名表了解报名者的信息外,还应该通过电话、微信的方式进一步和报名者沟通,了解需求,了解本次培训的内容是否适合报名者,本次培训是否能满足TA的需求。


2、麦田的培训,参与者非常注重落地的技术,简称“拿来就用”。
    两年多的培训下来,我们发现,大家都特别关注“方法”,即怎么做,每个人都带着具体的问题而来,希望通过培训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这提醒了我们,以后需要更多的内容联系实际,联系案例,更多的分享环节。但“理论”在培训中还是不能抛弃的。如果只知方法,不知方法背后的理论原理,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论”更多的是帮助学员建立一种思维模式,用理论看问题,建立全局观,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训的主线课程不太能兼顾到每一个学员的个人学习需求,因此开放空间很有必要。
    每场培训都是有主题的,设计时我们希望这一个主题能涵盖所有参与者的需求,但在现实中不太可能,因为不可能每个人的具体需求都是一致的,因此总有个别参与者的需求没能在培训中得到满足。为了补充这样的不足,开放空间就是很好的方式,导师JOJO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所以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都会考虑去嵌入开放空间,给所有参与者一个自由决定主题并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4、培训方式有多种,参与式培训的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有的学员反馈参与式让TA更快的和大家产生了联结,调节了在培训中的疲惫状态,甚至因为参与式更开放自己。也有伙伴反馈,参与式太多,只是形式没有内容,浪费时间。

每个人对信息的吸收方式会不一样,有人习惯从理论中学,有人习惯从实践中学,有人习惯从玩中学,有人习惯通过图像学习,有人习惯通过文字学习,有人习惯通过声音学习。所以,我们很能理解,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

这次的培训,参与式的比例确实非常大,加上许多学员初次接触参与式,所以不太适应。但是在后面的麦田培训里,麦客中心还是会继续用参与式+讲授式的方式,因为我们相信参与的力量,相信群众的智慧,这也是参与式的价值。


5、培训每个分环节的设计,应该回应培训的总目标。

本次召集人培训邀请了朱老师给我们做麦田战略规划的梳理。朱健刚老师,是推动国内公益生态发展非常重要的学者之一,他是麦田首任和现任的理事会理事,总在麦田发展的关键时刻给予麦田提供支持和帮助。但是根据学员的反馈,大家普遍心里有些失落,更期待的是听到朱老师分享志愿者团队相关的知识。究其原因,是“麦田战略规划的梳理”的环节目标脱离了“志愿者团队管理”的整体培训目标,导致学员的期待落空。


(二)关于协作者
1、参与者对协作者的角色定位和认识。

从去年9月的培训以来,连续三期的线下培训,在大家的培训反馈里,协作者的工作都得到了参与者很大的肯定。我不禁在思考,协作者真的做得有大家认为的那样好吗?其实不然,很有可能是学员对协作者角色定位不清晰,将协作者等同于“组织者”或“主持人”,认为开开作为“组织者”“大管家”不容易,已经做得不错了。这其中有协作者的原因,就是没有让参与者明白,自己到底是干嘛的。大家对协作者的要求低,自然满意度高。

协作者是除了导师课堂的内容外,设计整场培训的所有的环节与细节,搭建起从讲师的知识点到学员之间连接的桥梁,服务于培训效果的人。因此,协作者需要对整个培训的效果负责。

   
2、挑战与矛盾,是协作者成长的契机。

在我参加过的培训中,常常看到协作者受到各种挑战,有时候甚至场面很尴尬。这时候,协作者对这些挑战的理解,对挑战背后原因的理解,对人的理解,就非常重要,很能看出协作者对这一角色的内化程度,或者说协作者的自我修养。我理解,这是协作者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一次的挑战与矛盾,都是一次让协作者自我觉察的大好机会。当然,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与心理素质,也是必须的。


3、协作者与学员之间的关系。

有学员反馈,协作者应该多融入到学员中来,谢谢你的建议。在培训中,我自己也有所察觉,缺少与参与者的交流,没有与更多的与参与者间产生连结。其实每次培训我都很遗憾没有和很多的伙伴好好聊天。上课时关注场内,休息期间和导师沟通、开会、还被太多的琐事杂事左右。这提醒了我,今后的培训需要带上一位实习生协助,分担掉一些杂事,让协作者能够稍微抽身出来,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与大家交流。


4、每一个小的细节,都可能因为蝴蝶效应,影响培训的效果。

本次培训许多细节工作、许多环节的提醒、解释没有到位,不够及时。

例如,按照惯例,机构参访环节,报名时可以选择参不参加,但是选定后就不再接受请假。所以报名时告知大家只有参访和私董会是可以选择不参加,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选定后不再接受请假,前两期的培训还好,很少参与者临时做出调整,所以协作者一直没留意到这一点,但是这次就有很多伙伴参访当天突然提出请假,导致实际参访人数比前期和参访机构沟通好的人数直接少了一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NGO对麦田的看法。再如官微上通讯稿没有做到每天及时发布当天的培训信息等。


(三)其他
1、时间安排紧张。
    参与者反馈最多的就是培训的时间太紧凑。这和以往反馈的时间紧凑的背后的需求有点不同,以往是休息时间不足,而这次是大家自由互动的时间不足。麦田的培训有其特殊性,参与者们除了想学新知识,还迫切需要通过相聚来解决各自团队的现阶段的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需求比学习新知识的需求更强烈。因此,给参与者留下空白的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2、场地空间。
    由于酒店的原因,一开始我们预定好的大会议室没有给我们,换成了小了一半的会议室。场地太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和协作者的设计与安排。还好,有经验的Heaven建议铺上地垫,使得空间在感官上扩大了,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空间缩小了。可见场地的硬件要求(大小、设备、窗户、光线等),以及空间氛围的营造,对于培训而言都非常重要。协作者需要在培训前期反复确认场地的情况,以及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及时作出调整。


三、培训决算
图片1.png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麦客中心 于 2016-4-27 09:40 编辑

学员作业分享:
1、莫锷《第二届召集人培训个人总结》

2、法律尚未《2016麦田召集人培训作业》

3、麦牙唐《不断碰撞才能不断成长》

4、香香《充实、学习、提升》

5、豌豆《当麦田人与孩子相遇》

6、小大《在思考中前行》

7、刘雯 《老师说了,作业不能写流水账》

8、洪杉《东方人在召集人培训》

9、天意大叔《麦田的大姐大与船老大》

10、寒雨晨《信任、实践、经验》

11、鳄鱼《第二届召集人培训有感》

12PC《培训总结(故事会)》

13、杨树《谁说我们不能一起做决定》

14、深藏《培训感想说翻就翻》

15、大雁儿《他为什么不来?》

16、姚欣《在学习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17、真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18、加衣《游戏·思考·讨论·共鸣·尊重》

19、花仙子《培训感想》

20、农夫《麦田计划第二届召集人培训有感》

21、因儿《达芬奇密码之(一)》

22、大熊《一问,二思,三总结》

23、老邓《关于培训的不同声音》


28、白开水《如何提高团队管理能力--杂谈麦田的管理、人才、财务、制度》

29、鑫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

30、菊九月《取经归来有感———培训作业》

31、晓棠《为了作业而完成的作业》


发表于 2016-4-22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开开,很详细的总结,也有很多的反思。在麦田,志愿者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期待未来咱们通过努力能够做得更好!
发表于 2016-4-22 2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发表于 2016-5-4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培训
发表于 2016-5-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干部培训与职工是没有关系的,我把麦子里田种好就行了,通过锻炼,丰富了我的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我身体健康的发展。领导们你们辛苦了。
发表于 2016-5-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签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3-6-8 10:47 , Processed in 0.0806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