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周走访的队伍从莒县带回不少精彩的作业,我便不断地在字里行间被触动、被感染。直到老大问我这周有没有时间一起去发放物资,我意识到机会来了,一定要去亲眼看看,究竟是怎样的情景让上周走访的麦友悉数被感动,无一漏网。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360se6/User%20Data/temp/dNt1guL6EwAA&ek=1&kp=1&pt=0&bo=wAOAAkAGKwQFAAs!&su=1184178641&sce=0-12-12&rf=2-9.jpg早晨八点,山东路金盾,老大还是一如既往的守时,7:40就拉着蝸牛同学来接我了,赞一个。顺便说一句,好像随着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发展,人们的时间观念似乎不那么强了,所以才显得守时这件小事弥足珍贵。
一路无话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360se6/User%20Data/temp/dNNcJ.NMMQAA&ek=1&kp=1&pt=0&bo=cAT1AgAAAAAAAKU!&su=2175501953&sce=0-12-12&rf=2-9,上午的时间都在赶路,只是途中与小南、常乐、橙子汇合,把朋友们捐的衣服稍加整理。这可是件头疼的活儿,很多衣服并不适合孩子,如何处置比较为难,希望朋友们以后捐助旧衣服的时候尽量挑选适合孩子们的,不要一股脑儿的把自己不要了的衣服“捐助出去”,说句不客气的话:您那不叫捐助,倒是称之为“闲置物品处理”更合适。
去孩子们家里发放物资的过程中我和所有麦友一样,的确被深深触动了,破败的院落、折断的房梁、冻伤的小手……一幅幅画面在我敲下这篇文字的时候依然历历在目,但最打动我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孩子们的眼神,那种面对甚至让我们这些成年人都不知所措的生活困苦、命运打击,仍然坚定、仍然充满希望的眼神。
似乎至今我才明白,为什么麦田有这么多朋友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做着一件事、一路坚持着:只是因为在孩子们的眼中我们能看到未来……
可惜了,文字是无声的,不然我一定会在此朗诵一段诗:《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
……
看吧!去看看孩子们誊写的诗句吧。也许没有名师指点、也许不成章法、甚至一幅作品都无法用相同颜色的墨水去完成,但这些都不妨碍我们在一笔一划中读出那份坚强。如果不是我们走到了这里,如果我们没有看到此情此景,谁又能猜出这是出自一名自幼失去父母、仅由年过花甲的奶奶(基本没有劳动能力)拉扯着的十几岁小姑娘之手?
听吧!去听听孩子们别样的成长故事吧。十三岁是什么样的?十三岁的你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撒娇,为的是要一双新款的耐克球鞋;十三岁的我沉迷在电脑游戏中忘乎所以,对父亲十几声“饭好了,快来吃吧”置若罔闻。你可知道,有这么一位小姑娘,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撑起了一个家,罹患股骨头坏死的父亲在外打零工,姐姐亦在外地上学,陪伴孩子度过漫漫长夜的只有一座空屋、两只小狗,剩下的只有孤独、寒冷。如果不是我们走到了这里,如果我们没有看到此情此景,谁又能知晓这样的日子该如何捱下去?谁知道大年三十父亲手中的农药是被谁夺下?
写吧!去把孩子们的生活记录下来吧。即使很多时候我们会发觉文字的苍白、语言的无力,无论多么详尽的描写都无法表达出一根断梁的脆弱、一堆药盒的沉重、一丝对早已去世父母的思念……如果不是我们走到了这里,如果我们没有看到此情此景,谁又能想象出十几岁的孩子,是如何在房梁都断了却无力修缮、只能用几根细木棍维持着的“危房”里生活,一边照料着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一边努力完成学业的?
走吧!坚持走下去吧,既然我们选择了麦田,无论风多急、雨多冷,都坚持走下去吧……
只是因为在孩子们的眼中我们能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