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670|回复: 40

小锣锣:十堰麦田2011年7月22日活动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棉花 于 2011-8-2 23:43 编辑

  (小锣锣是十堰麦田这次竹山活动的收获之一。从竹山回访回来,小锣锣一直在写活动印象,我先帮她从空间里转到这里。小锣锣也在麦田论坛里注册成功,相信她以后会成为伟大的湖北水军中的一员。)

印象之一:出发

    七月22日下午三点,我们市内的志愿者准时在张湾青年广场集合。阳光和小棉花他们早就等候在这里。为了这次回访,他们几个组织人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是新成员,橙红的麦服就成了大家彼此相识的标志。麦田志愿者的标牌是小棉花她们头一天加班赶制出来的。穿上麦服,挂上麦牌,内心不油得生出一份豪情。我们分乘五辆志愿车,“浩浩荡荡”的车队就向目的地竹山开拔。


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收起 理由
红叶枫了 + 5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之二:途中

    下午四点,艳阳高照,车上鲍竹路,就像驶进了锦绣谷,公路两边青山翠碧,空气清新。由于头一天晚上下了场暴雨,河谷泛着黄泥水。雨后初晴,群山如洗,风光宜人,令人目不暇接,大家忙着赶路,只能饱饱眼福了。我们坐木子的车,他一路开车像驾马,赶着做好事,人家惬意着呢!自由人大哥车跑快了,车胎漏气,我们终于可以下车抓拍个景。哈,路边的向日葵就像我们此时的心情,格外灿烂。司机麦友们可辛苦啦!向你们致敬!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之三:开会

    下午六点多 ,我们十堰一行十六人安全到达庸都宾馆,山娃早等在门口。竹山本地坐阵的麦友还有一米阳光和追行,共三位。参加这次麦田竹山回访的麦友还有鄂州、随州、襄樊、黄石、武汉、上海、深圳的麦友总计四十一位。他们一路风尘仆仆,我们在小餐馆集结等待。我认识了小可、棱角、小虫。。。。。。美女慧心宝贝还给大家带来一大袋正宗的周黑鸭哦。到晚上九点,朵妈她们最后一拨人马终于到了。济济一堂,赶快开会,布置任务。嗨,会务组的同志们真辛苦啊,看他们忙前忙后,我们实在帮不上忙。趁开会空当,大家开始自我介绍,不一会彼此就相互认识啦。新手培训,要认真听记,熟悉资料,找到组长,明确任务,否则交不了差哦!开完会,已经快十一点了。第二天早上才知道,阳光带部分麦友连夜分发给孩子们的礼物,忙到凌晨一点多。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之四:AA制

    此次麦田活动的财务总管是雪椰,因为志愿者统一行动时的所有花销(包括油费,住宿,吃饭)是AA制,她比大家多一项任务,就是先分别预收,后统一支出,再每人平摊,多退少补。别人休息时,她得忙着收钱、算账、退费。哈,这么多人,当个管家婆不容易啊,但人家就是把一切收支打理得井井有条,明明白白。赞,赞,赞!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之五:去楼台

    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吃早餐,七点半在门口集合,不到八点我们就在路上了。为了确保周末两天完成回访任务,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去黄栗,由小棉花带队;一路去楼台,由阳光带队。我们二十来人分在楼台组,下设六个小组,每组一组长二至名三组员,大家分工明确。我们六辆车拐进去楼台的盘山路,走了一半走不通了。由于前天晚上竹山下暴雨,很多地方发生了山体滑坡,推土机正忙着疏通,我们下车等待了一会儿。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之六:楼台学校

    上午九点多,峰回路转,我们到达楼台中心学校。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九个班,300多学生,寄宿制。学校建在山中一小块平地上,四围都是苍翠的大山,一条村级公路通进来,是个曲径通幽的安静之所。操场平坦开阔,东西是平房,南北两栋三层小楼。趁学校和会务组沟通之际,我参观了一些细节。学校门口的宣传栏张贴着今年升学信息,初三一中升学率基本达到30%。虽然农村学校条件简陋,但安全卫生、行为习惯的教育随处可见。门口张贴横幅“严禁下河洗澡,珍惜青春生命。”食堂四壁张贴食品安全和文明谦让的标语。老师的宿舍格外简陋。现在农村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在外打工,寄宿的孩子基本全靠学校教育培养习惯素质,向楼台的老师们致敬!
6.jpg

7.jpg

8.jpg

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棉花 于 2011-8-3 07:19 编辑

印象之七:第一次回访

    我们为楼台学校带来了爱心人士捐赠的四箱图书。这次我们楼台组要回访该校受资助的30来个孩子。由于已经提前与学校联系好,几位老师早早在学校等着我们。正是暑假,老师们从县城等很远地方赶回学校来给我们带路,让我们很感激。(我们自己在山里摸路,啥时才能找到这些孩子呢?)根据学生居住范围确认了分组后,这些可敬的“向导”就带着各小队奔赴各个孩子家了。很兴奋啊,马上就能工作了。我们五组四人去更远的三家,阳光组长兼司机,徐一,追行看起来都是驾轻就熟。学校邵主任带路,这段路不好走啊,不到二十分钟,盘山路就被泥石流堵了。幸亏邵主任在这一带很受乡亲尊重,他叫来前面工作的挖土机帮忙,等了一会,路就疏通了。感谢!刚走了一小段,前面路面全是稀泥巴,一辆黑色轿车卧在山边动不了啦!没绳子我们帮不上忙,大家只好下车,指导阳光小心翼翼的前行,发现问题就及时用人力帮忙推,艰难的一段路这样一步一步推过去,我们终于又可以坐在车上前进了。我们一路询问孩子家,一位老乡听说我们是志愿者主动带路,这次顺利找到小前(化名)家了。这是个准八年级的学生,父母智力残障无抚养能力,靠七十多岁的奶奶。我们惊喜的看到他长高了20多cm,思路清晰,对答如流,彬彬有礼。他的学习目标是争取班级前三名。看到麦田行动有收获,我们都很激动。在谈到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愿望时,他信任的告诉我们,他希望有本作文书和一双运动鞋(从家走到学校要几小时呢)。好孩子,我们一定满足你的愿望!
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棉花 于 2011-8-7 00:40 编辑

印象之八:坐船喽

    从小前家出来,已经快中午12点了,听说另一家还在更远的山里,我们顾不上午饭,抓紧时间赶路。老乡告诉我们开车太远,不如弃岸登船,沿着堵河走水路。怎么快就怎么的了。我们顺坡而下,找到船老大,大家都这么支持,上船喽!哈哈哈,坐上船,什么暴晒,热蒸,流汗全没了,兴奋!兴奋!只有我们组有堵河观光的眼福喽!前两天的暴雨把堵河变成了黄河,但舟行水上就像在长江三峡游览,自有一种惬意。我们在船上吃了点徐一早上买的饼,拿出相机手机使劲的拍,还有竹山的蚊子送给追行的超级大红包,嘿,绝对是独家新闻!快一点时,我们下船,走小路,来到小芳(化名)亲戚家。小前家出来,已经快中午12点了,听说另一家还在更远的山里,我们顾不上午饭,抓紧时间赶路。老乡告诉我们开车太远,不如弃岸登船,沿着堵河走水路。怎么快就怎么的了。我们顺坡而下,找到船老大,大家都这么支持,上船喽!哈哈哈,坐上船,什么暴晒,热蒸,流汗全没了,兴奋!兴奋!只有我们组有堵河观光的眼福喽!前两天的暴雨把堵河变成了黄河,但舟行水上就像在长江三峡游览,自有一种惬意。我们在船上吃了点徐一早上买的饼,拿出相机手机使劲的拍,还有竹山的蚊子送给追行的超级大红包,嘿,绝对是独家新闻!快一点时,我们下船,走小路,来到小芳(化名)亲戚家。

12.jpg

21.jpg

22.jpg

23.jpg

25.jpg

24.jpg



印象之九:回访第二家

    一打听,才知道小芳家还要翻几道梁,估计得四个小时以上。由于下雨,山路冲坏,老乡们都不让我们走,说先打电话。我们只好在亲戚家等电话联系。从亲戚家我们得知她家的一些情况。山上有能力的都搬下来住了,她家情况差,搬不下来。咋办?急,急。两点多,终于联系上,我们只好约在一个最近的地方汇合。我们又坐船前往一个弯,一个时辰后,终于见到了脸热得通红的小芳和她妈。屋漏偏逢连阴雨,前天的大风暴雨把她家的房顶掀了。这孩子有些沉重,对我们的到来是又高兴又忧虑。言谈中我听出她妈有不想让她继续读书的想法。我一直在想,是贫困还是会面临失学让她这么沉重呢?从孩子眼里读到了茫然,我们的心也沉重起来。填完调查表,送完礼物,邵主任和我们都反复给她母女做工作,强调要继续读书的道理。临别时这个14岁的女孩,终于有了一丝微笑。看来,麦田的资助力度还要大些。十一还有发放活动,不能让这孩子失学。回来的路上,阳光还不停的遗憾没照上她家被掀的房屋。唉。。。又遇泥巴路,下车推车,溅的满身是“幸福的泥点子”呢。。。。安全返回啦!


18.jpg

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棉花 于 2011-8-5 07:39 编辑

印象之十:走访第三家

    找到第三个孩子小峰(化名)是在他亲戚家。大风掀了他家屋顶,他们母子在亲戚家借居多时了。四年级,还不谙世事,但对我们麦田志愿者却印象深刻,硬要把亲戚店里的几瓶水塞给我们。我们当然不能喝。回访后,除了礼物外,我们给还他带来一双新板鞋。孩子正长呢,38码大了一些,嘿,想要早日穿上这双新鞋,可要快些长啊!
      邵主任和我们再三鼓励他好好学习。这里要晒一下一路同行的邵主任,照片上穿绿T恤的小伙,其实37啦,管理学校安全卫生、长期担任班主任和两个年级的英语课,扎根楼台山区学校十几年呢,早年挣点工资,好多都贴补学生了,这几年政策好了,又有了麦田资助,学生失学才少些,这些年他所带的班级从没有一个学生辍学。三十老几才成家,还是个准爸爸,平常在学校和学生同吃住,周末才能回县城的家。说起学生,他如数家珍,关心爱护溢于言表。这一天,他陪我们长途跋渋,给予我们莫大的帮助和支持,走进每个家庭都主动帮我们宣传,对每个寻访的孩子都鼓励督促,却只口赞扬我们麦田志愿者了不起。邵老师,我们知道,对于这些山里的孩子来说,你才是最了不起的人。顺便提一下,在谈到孩子们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邵主任委婉的问我,能不能给孩子们捐几个篮球?


26.jpg

印象之十一:新三顾茅庐

     完成了楼台的回访,我们又回到县城。听说黄栗组晚上回不来,只能在当地宿营。好羡慕啊!不过,同志们可要辛苦了。次日早晨六点,突然雷声轰隆,下起了大雨。我们暗暗叫苦,这多耽误事啊,今天还有三台的回访啊,总不能大老远跑来,猫屋里。急!好在老天有眼,不到八点,天竟然晴了,而且晴空万里。哈,我们可以踏着泥泞,顶着烈日工作喽!

     驱车半小时,我们来到三台乡学校。沿着泥泞小路上山,走了半小时找到小君(化名)家。可是家门紧锁,邻居找来钥匙打开她家门,萧条落败的土房积满了厚厚的尘灰。真是家徒四壁,连窗户纸都没有。没有妈就没有家啊,9岁的孩子只好长期在亲戚家寄居。陪同的老师到处打电话联系,我们了解了她家的一些情况,就下山去找她姑姑家了。因为没电话,不知她在不在那里,满怀希望能见到她。回到大路,上个小坡,找到她姑姑家,一问,果然又不在这里。天太热,我们洗把脸,决定顺着线索再去找。下得坡来,我脑海不断萦绕着唐人那首《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们三顾不同的茅庐,能不能找到她呀?又驱车二十多分钟,找到她伯母家,哈,还真在这里。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啦!母亲早亡,父亲常年不归,可想而知小女孩多不容易。小君见到我们非常开心,由于年级小,我们问及资助情况,只摇摇头不太清楚。当阳光指指麦服,问她记不记得穿这种颜色衣服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她使劲点头。看,这就是麦服的标志力量。回访完,我们把带来的礼物一一交给她,帮她把新凉鞋穿上。小女孩忍不住内心的喜悦,抿着嘴开心的笑了。。我们笑盈盈的告别,就在一转身间,我听见了一声略带哭腔的“再见”。回头看见小君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一刹那,我们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27.jpg

28.jpg

29.jpg
发表于 2011-8-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凳向日葵好漂亮哦
发表于 2011-8-3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童鞋们辛苦拉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谈到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愿望时,他信任的告诉我们,他希望有本作文书和一双运动鞋(从家走到学校要几小时呢)。好孩子,我们一定满足你的愿望!”。。。。

小锣锣说过,我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助学,是以施舍者的身份,还是关爱者的身份?问孩子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愿望,这一点我们多数人都没有做到。。。。小锣锣第一次参加麦田活动,就能敏锐地感悟到这一点,尽可能多和孩子交流,多给孩子关爱。。。赞,赞,赞!
发表于 2011-8-3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坐上了
发表于 2011-8-3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还是没有坐到沙发,靠边吧
发表于 2011-8-3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铜锣不简单,第一次参加活动就发掘了这么多事情,看来,老麦没有小麦细心
发表于 2011-8-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我是粗人,得多学着些!受教
发表于 2011-8-3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支持一下!
另外悄悄问一声:能不能把那两张与塌方有关的照片原文件(不经压缩的)发给我,参加
8月份十堰麦田图片展本地图片征集的海选啊?
发表于 2011-8-3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锣锣就是我们的大锣锣,同为一组,学到很多!
发表于 2011-8-3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铜锣童鞋。。写的非常的不错。。赞个。。
发表于 2011-8-3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锣锣是一位富有爱心,充满热情,有精神的好麦友。写得条条理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6-13 19:52 , Processed in 0.1056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