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07|回复: 26

摸着石头过河的堰麦需要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3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堰麦团队正式成立了,千头万绪的工作等着麦友们去一一落实,这其中当务之急要做的事情是建章立制,只有建立一整套操作性强的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堰麦走的更远、走得更好。

     新的堰麦,新的团队,如果建章立制也从头抓起太耗精力也浪费时间,完全可以借鉴外地成熟团队的制度,再根据堰麦的实际情况加以整理修改,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人以为,需要建立章程、行为规范、财务制度、物资管理规定、人事制度等。

     欢迎各地团队给与年轻的堰麦积极、无私的帮助,为了我们共同的心愿,去加油鼓劲!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自己坐,谁都不要抢。
发表于 2011-8-23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diban
发表于 2011-8-23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制度也是要结合本地志愿者发展情况来慢慢完善,制度和管理是为了志愿者的发展服务的,而不是死板空洞的文字。只有勇于担当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团队才能越走越远!还有,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是做草根公益,而不是公司经营,在对麦田理念的认同背景下,聚在一起,去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所以,心态比什么都重要,这样才能决定你对物、对事的态度,和自己的行为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制度建设是为了少犯甚至不犯错误,更好的保护麦田这个品牌,保护志愿者这个不能受伤害的称呼。
麦田伤不起,志愿者也伤不起。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拿活动的组织来说,制度的建设就是为了保证队伍能在一个民主、宽松、高效的氛围内开展工作,一方面避免一言堂、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崇拜的出现,另一方面也避免无谓的内耗和相互指责。

就是因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年轻的堰麦需要获取各地成熟的经验,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发表于 2011-8-23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这只十堰团队是经过5年时间的坚持、沉淀和凝聚起来的,是自然行成的结果
发表于 2011-8-23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棉花 于 2011-8-23 18:51 编辑

这两年十堰麦田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2010年10月皮皮带队,2010年4月瓜瓜带队,2010年7月阳光带队,十堰本地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展,木木、瓜瓜、雪椰、大海、海恋,秋月都由第一次,变成第二次,慢慢留下来。老童、老锣、对面,门门、小草、强子,九月微凉、jade,每一次都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十堰团队的发展需要以本地志愿者为核心,这也是分社不干涉十堰团队组织建设的重要原因。同样,十堰团队的发展需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符合十堰本地情况的发展途径。外来的任何制度要在十堰扎下根,必须要经得住十堰实际情况的检验。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先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发表于 2011-8-2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棉花说出了我想要表达的。行而后知,或许更适合目前十堰麦田的现状和发展。
发表于 2011-8-2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面有很多志愿者的经验,在他看来制度是保证是方向
十堰麦田五人小组重新组建没几天,正在逐步的制定各项制度并整理完善
我们欢迎大家多给建议。也需要时间一条一条的认证这些制度是否科学

相信燕麦会快速的成长起来的
发表于 2011-8-23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堰麦了。
发表于 2011-8-2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面发明新名词“堰麦”不是“燕麦”。你是在替堰麦招制度么?要么辅助影子出几个吧,他有点头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接触的是无偿献血和红十字,麦田不熟。我还是建议引用外地麦田的成熟制度结合本地实情进行完善,可以少走弯路。
发表于 2011-8-23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棉花做事 有板有眼 的 呵呵 自由人飘过 十堰麦田叫拾麦 比燕麦好
发表于 2011-8-2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棉花做事 有板有眼 的 呵呵 自由人飘过 十堰麦田叫拾麦 比燕麦好
发表于 2011-8-2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棉花做事 有板有眼 的 呵呵 自由人飘过 十堰麦田叫拾麦 比燕麦好
发表于 2011-8-23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人你飘上瘾啦。。。。。。
发表于 2011-8-2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人说话。。。一句话要说三遍哦。。。十麦的制度影子还在头大中,,大家有好建议尽管提哦。。十堰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度肯定要慢慢积累,尤其是主体的制度需要按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同时以活动来检验和完善制度,外地团队的细节方面倒是可以借来一用,总体情况还要我们自己把握才好。竹山的活动十堰麦友也组织参加过很多次了,积累的经验是有的,大概的惯性条例很多麦友也是习惯成自然的,只是目前还没有落实成文字的东东予以系统化和规范化。不要急,四年多都走过来了,下面的时间,我们会走得更稳更好。
发表于 2011-8-2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拾麦嘛倒是一个很好的昵称
发表于 2011-8-2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拾麦,这个名字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22 03:55 , Processed in 0.0761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