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70|回复: 19

唯一的——眼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1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麓蓝调 于 2013-8-10 10:46 编辑

中国失学儿童状况及原因分析(转)
流失生现状分析
近年来, 我国中小学生流失现象已非常严重。 据统计, 累计到1992年,我国共有
失学儿童1.42亿 根据小学入学率的统计资料,仅1995年一年全国就有300.39万小学学龄儿童没有入学。在已入学的学生中,还会有8.83%的人中途流失。小学毕业的学生有90.8%继续升入初中,在这部分人中,又有16.22%的学生辍学。留下来坚持到毕业的学生只有48.3%有机会入高中学习,还不到初中毕业生的1/2。

同时,我国流失生还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分性别中女性多于男性,二是城市和农村两个分支中集中于农村一级。
1.性别差异明显
性别差异一直是文化教育中相当显著的一个方面,而流失生的性别差异则更加突出。女童教育,现已成为我国普及初等教育的难题。在当前的农村,女童普及初等教育的程度一般低于男童,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困难、地理条件不利的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点,女童受教育的问题更加突出。1992年,全国初等教育学龄女童入学率为96.9%,低于男童2.84个百分点。而初中阶段女童入学率远低于小学。辍学儿童中,女童占60%—80%。据1993年统计,全国贫困地区261 万未入小学学习的学龄儿童中,女童超过了2/3。在中国西部省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更加突出。1995年,女性失学人口占到失学人口总数的57. 96%。
(资料来源:《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1995 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由此可见,女性群体失学的比重为2.49%,高出男性0.76个百分点。各个年龄组的失学比重都是女高于男,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差距逐渐拉大。而在分年龄失学人口中,女性占到了大部分,尤其在10—12岁时,失学人口中女性分别占到了66.37%、64.87%、64.24%。失学人口的性别比也都低于100。10岁达到最低值50.68,相当于每两个女性失学人口就对应于一个男性失学人口。
2.地区差异显著
        我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条件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文化教育水平的不平衡性,使得流失生的分布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社会经济条件较好、整体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流失生较少见。反之,在那些欠发达、文化教育条件较差的地区,如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北、西南地区,流失生现象就非常严重。
    以1989年入学1995年毕业的这一届小学生为例,六年中全国共流失189.98万。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北京市流失1106人,占全国的0.058%。江苏流失3.37万,占总数的1.78%。而西南部分省份,如四川流失19.11万,占总数的10.06%,云南有22.47万,占11.83%,贵州有26.25万,是北京市流失生的237倍,占总流失量的13.82%, 高出北京13.76个百分点。
      我国还有5800万贫困人口,因贫失学的流失生又多集中在文化教育条件较差的贫困地区,落后的经济条件阻碍了教育的进步,而文化的滞后又羁绊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贫困与文化的愚昧相交织,积重难返。
     农村是中国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大量的中小学流失生留在农村,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童工就业问题、新文盲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乃至早婚早育问题,不仅影响农村人口的质量,也将影响农村的发展。
    关于解决流失生问题,有人已经提出了许多政策性的建议,如积极推行义务教育,使贫富两种家庭的子女都有机会接受教育;严厉禁止各级学校乱收费,乱摊派;在中小学设立助学金;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等。建议当然是好的,关键在于落实,如果能真正落到实处,流失生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归根结底:【麦田的山区助学计划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目前乃至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必须走下去,因为它是山区孩子能够看到希望的唯一的——眼睛……
2012073114462786010.jpg
发表于 2013-4-2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必须要抢滴。
发表于 2013-4-21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一直讨论的就近助学零散助学,应该采用什么制度什么规则。我倒觉得零散就近固然也有需要帮助的孩子,但相对于山区孩子而言,他们更容易受到其他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的捐助。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把精力和重点放在山区(或者应该叫偏远地区更好,免得有歧义)。

虽然零散就近更容易出成绩,也更节省人力、精力、和财力(虽然不像有些人说的:送300元学费,路费需要200元(不会一次你就送一个孩子吧?),但确实开销很大)。但是如果都这么想的话,偏远的孩子谁来帮助?别告诉我说你偏远也会继续不会放弃,我很是怀疑这个说法,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当然,偏远地区的零散助学我绝对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青麦的一棵小麦苗  偶牢记中国.麦田计划的使命: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也能平等享受教育。
中国.麦田计划的宗旨:给贫困孩子一个机会,给自己一份快乐!
中国.麦田计划的理念:我们的力量虽然很少,但哪怕只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我们就依然去努力!
发表于 2013-4-21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有两个个学生辍学,没办法,请不来。或者家庭困难,或者觉得上学没用。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也的确让孩子找不到学习的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中的孩子吗?
发表于 2013-4-21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努力。努力。。。。。。
发表于 2013-4-21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次会议上听教育厅某厅长自己都说,中国的教育一直在火山口上。有学生在国外,谈起教育形式的差异,常常令人唏嘘不已。说的没错,以麦田的形式助学,虽然力微,但毕竟增加了不少的希望之光。各位麦友,继续加油!!!
 楼主| 发表于 2013-4-2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尽力为山区孩子打开认识这世界的一扇窗
发表于 2013-4-2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山麓蓝调


    初中有 小学也有 从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的也有
发表于 2013-4-22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专程来顶贴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沂蒙山爱心接力
    啊哦…………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46531476
    坐的还舒服吧欧巴?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传说中的财迷
    嗯…………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攸面鱼鱼
    哦……有爱的鱼鱼……么么么么么么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小彭老师
    携手共进    打造未来!
发表于 2013-4-28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力挺!很好的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1297641055
呵呵  力所能及  量力而行 向前辈们学习~
发表于 2013-4-28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别客气,麦田里都是一家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1297641055
    嗯嗯~不客气不客气  尤其不会装客气O(∩_∩)O好好学习还是必要的……财迷哥哥常常鞭策和敲打我要来论坛逛逛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6-19 00:53 , Processed in 0.0882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